44. 中秋 “上报纸?蕙兰上报纸了?”……(4 / 5)

带着爹妈穿七零 醉鱼仔 11389 字 2023-05-26

苏月趴在他背上,卫阳背着她,走在长长的田埂上,月光如水,远处的村庄好似笼罩在水雾中。

苏月懊恼道“我知道,我还知道鬼火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尸体腐烂生成的磷化氢自燃知道归知道,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人就是忍不住胡思乱想嘛”

卫阳笑,“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磷化氢是什么”

“磷化氢,唔,一种气体,有毒,在空气中会和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然后就可能生成我们看到的鬼火”

“化学又是什么”

“化学一门有意思还非常有用的学科小卫叔,火把灭了”

“没关系,快到家了。”

中秋过后,省城百货商店竟然还陆陆续续要了几次货,前前后后加起来,仅仅在百货商店,就卖了百五十份。

苏长河感叹“果然还是省城的消费能力强”

要知道一份六六大顺的礼篮,他给百货商店的价格是四块五,百货商店的定价是七块,都快翻了一番,平均下来,一袋子东西一块多。

实际上,纸袋精致是精致,分量真不多,像梅干菜,一袋子大概也就半斤多。

半斤多能卖出一块多钱,让老太太们知道,眼珠子都得瞪掉了。

事实上,她们知道那一篮子苏长河卖四块五,就已经很惊讶很想不通了。

“城里人是不是傻呀”马老太太实在没忍住,四块五都够称六七斤肉了,买一堆干菜蘑菇回去吃

苏长河忍俊不禁,乡下有干菜蘑菇,那城里没有啊,不买怎么办而且他们这个礼篮明显不是卖给一般人的。

苏长河没跟马老太太细说,只让她通知其他干活的老太太,马老太太问干啥,苏长河笑笑,“发工钱”

中秋这个节点也算过去了,一帮老太太们加班加点忙了半个多月,养殖场其他员工更是从上班到现在都没拿到工资,索性趁这个时间,给大家结一结工资,让大家也看到点实际的,不能光画饼啊。

马老太太一喜,“这就发钱了啊我这就叫她们去”

一行十一个老太太,各个都欢喜得不行,有人说“现在就发啊不是说咱养殖场还要发展,到年底再分钱吗”

“哎呦年底那叫分红,各家都有,咱现在这个叫工钱,咱做了多少工就发多少”

“那敢情好”

可不,老太太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钱。苏长河也不说废话了,她们现在,说啥也没心思听。

他直接翻开工资本,一个一个念“妈”

马老太太还在和人说谁谁做的最多,没听见这声,苏长河又提高声音喊“妈”

“嗳”

“这是你的,六块。”

老太太们做工类似于计件算工钱,像梅干菜,做好合格的,一斤两毛钱,其他山货按照加工难度,在一毛到五毛之间。

这工钱听起来好像不高,但想想,平时乡下能卖的东西,最常见的是鸡蛋,一个鸡蛋五分钱,就算一天两个鸡蛋,半个月下来,也才一块多钱。

而这活呢,都不用费力气,说着话就把活干了,半个月还能有六块

马老太太心里的算盘打得飞快,半个月六块,一个月就是十一块,都抵得上她家老四的工资了

她要是再加把力,说不定比她家老四一个正式的工人挣得还多

马老太太的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才接过钱,就问“长河啊,咱这活还能继续干吧”

其他老太太看着她拿到手的钱,也眼巴巴地盯着苏长河,“是啊,咱地里还有菜呢”

苏长河笑道“先发钱,发完再说。”

“下一个,有田婶,六块五。”

“山子妈,七块一”

老太太们平均工钱在六七块,其中拿的最多是单大娘,八块一,比最少的马七叔家大儿媳妇多了整整两块五。

马七叔家大儿媳妇欲哭无泪,都怪她一开始不细心,做坏了一簸盖,被扣了钱,现在别人拿八块,她才拿五块

与之相反,单大娘那叫一个美,她“呸”沾了口吐沫,把八块一数了又数。

其他老太太又羡慕又嫉妒,尤其是马老太太,她身为长河的丈母娘,竟然没能起带头作用,竟然没比过单婆子

不管大家咋想,那位单大娘确实干得多,她几乎一刻都没停,别人还闲聊两句,她就是埋头苦干。

最多的工钱,她拿得理所应当。

苏长河开玩笑“大娘,这下可以给你小儿子相看媳妇了吧”

单大娘把钱塞兜里,拍了拍,才道“不急,我们家现在不急了,有钱还怕娶不到媳妇”

一帮老太太都笑起来,“老单你可别挑花眼”

“以前人家看不上我家,这回还不能让我挑挑”

苏长河也不由笑起来,“大娘说得对,多看看,挑个好媳妇回来。”

单大娘笑出一脸褶子,“没错哎,长河,咱这里还能继续干下去吧”

这话一问,老太太们又忐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