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朱高煦在次日于奉天殿宴请了诸王,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他依旧照例领着诸王登上承天门,观看每年一度的阅兵仪式。
等阅兵仪式落幕,朱高煦照例留诸王在京城的宗王坊小住了五日,最后才派出南洋、西洋、北洋、东洋等四洋水师,护送诸王回国。
在大明四洋水师出发的前一天,通政司会将皇明乾熙十四年武英殿宗藩决议下发到每一位大明亲王或王世子手中。
这份条例标题里的“皇明乾熙十四年”是时间,“武英殿”是地点,“宗藩”是“宗主国大明”与“大明亲王藩国”的简称。
大明的代表是大明皇帝与九卿、左右都督,亲王藩国的代表则是大明亲王本人或因藩王有疾而代理藩国事的王世子。
换句话说,皇明乾熙十四年武英殿宗藩决议就是一份在大明乾熙十四年,由大明皇帝率领六部九卿等高官与已经建国的大明亲王们在武英殿,就宗藩之间的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并通过朝廷审理的,且要求有司衙门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的决策公文。
至于对应这本公文的细则,内阁司务厅将会在此公文刊发之日起的半个月内完成初稿。
后经内阁集议初审、二审修订后做出二稿、三稿乃至四稿、五稿等,再由内阁首辅提交到文华殿朝会进行廷议复核,这时的细则经过再次完善与修订后形成定稿。
涉及到哪个衙门,就盖哪个衙门的印章,最后由版印司下属衙门印刷,作为朝廷的正式公文下发给相关藩国与有司衙门负责具体执行。,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