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唇亡齿寒的道理(2 / 2)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3413 字 2023-05-19

享福”的理念,特别适用于各部落首领统治牧民,于是众首领大力推广,甚至强制牧民信奉。

这就导致草原上的人,从古稀老者,到垂髫幼童,全部信教。

以至于年轻一辈的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再加上大明严格控制对草原物资的出口量,基本维持在可以满足各部头领、贵族对物质享受的一个需求量的程度,压根不管底层牧民的死活。

朝廷更是严令禁止把冬薯、甘薯等农作物售卖给草原人。

因此,近十余年来,瓦剌、鞑靼等草原诸部的人口可以说是骤然下降。

“若是举部西迁,恰好正中大明皇帝的下怀,他们恨不得我们西迁,好派人来占领漠西。”

脱欢沉声道“当年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便花了三年时间,重新修建了这座雄伟的和林城,就是为了凝聚人心。”

“如今,我之所以要做出一副坚守和林城的样子,仍然是为了凝聚人心啊”

和林城原本就是蒙古帝国的首都,窝阔台汗七年建都于此,又是大元帝国的岭北行省首府。

此处地缘位置极为重要,有所谓“天策桓桓控上游,边庭都付晋藩筹。河山表带连中夏,风雪洪蒙戍北楼”,以及“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之称。

和林城所在地区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

忽必烈在开平自立为汗并打败阿里不哥后,政治中心南迁汉地,此地不再是首都。

元亡后,北元又以此为政治中心,但在不断的内战中沦为废墟。

洪武三年,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死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即元昭宗,元朝廷退据哈拉和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

北元政权仍以和林为首都。

洪武二十年,明军攻克和林,此城被彻底毁灭。

之后虽然数次重建,可永乐初期蒙古诸部分崩离析,鞑靼与瓦剌两部蒙古贵族之间相互攻伐,和林也逐渐没落。

脱欢想自立为汗,统一草原,所以当年才会重建和林城,凝聚人心。,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