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乾坤,或至少、可以保全自己的国家与后代呢谁知道,天人的用意,是否便是如此谁说没有机会,与秦国争霸、争天下呢
诸国的国君们。
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些。
而未来将会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却是十分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极为不起眼的关键词。
后人。
他暂且按下心中的疑虑,继续听天幕说下去。
除了嬴政与诸国君之外,春秋战国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的关注点与前二者都不同。
这些人,有着第三种关注点。
孔子
鲁史春秋
孔子因鲁史修春秋,遂称为春秋时代
诸子百家之中,认识孔丘、孔仲尼的,不乏有许多人都大为震惊了。
因鲁史修春秋
除了鲁国的孔仲尼,还能是谁
他、他竟然可以得到上天的点名竟然用他编撰的春秋,作为一整个时代的名字
诸子百家不是,凭什么啊
不服
孔子正在鲁国,根据鲁国的史书而作春秋,听到这里,啪地一下竹简掉了。
他的弟子,也纷纷惊叹、赞美他的牛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齐国,晏子大为震撼。
自从大贤之息,周王室已经衰落,礼崩乐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孔子还在讲究什么仪容服饰,把礼节搞得很繁琐,愣是规定那些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
那些乱七八糟的繁文缛节,几代人都学不完从幼年到老年,也不能穷尽他所谓的礼乐
不仅如此,儒者们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又倨傲任性、自以为是,崇尚那些丧事的礼仪、竭尽哀情,甚至可以为了葬礼的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还有什么四处游说、乞求官禄,就不说了。
晏婴怎会如此啊
可恶
是谁都不能是孔丘啊
晏婴还曾经劝他们国君不要听孔丘的不要听孔丘的不要听孔丘的
晏婴难道他错了
邹国,孟子大为震撼。
孟轲曾经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子思,就是孔伋,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
孟轲学业精通后,去游说了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然后又去了魏国,梁惠王非但不认可他的主张,还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际
唉其实说来也是。
在孟轲的时空里,各国都在实行变革。
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楚国、魏国,也都曾任用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与宣王则任用孙膑、田忌等人,使诸侯国来朝拜。
天下都在致力于搞“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能。在这种时候,他称述尧舜及夏商周的德政
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当孟轲发现天幕似乎在颂扬孔子,以孔子修鲁史作春秋而命名这一个时代
孟轲
他们儒家,就是坠棒的
天不弃我
孟轲决定回去整理诗书,阐述孔仲尼的思想学说,还要写自己的孟子
孟轲回家乡去了
墨子
墨子也十分震惊。
他曾经学习过儒家的学说,也曾受孔子之术。
不过,墨子觉得。
孔子的礼节实在是太繁琐了厚葬死者会浪费好多钱,让百姓变得贫困。长期服丧,也完全没必要,反而伤生害事
像是夏禹治水的时候,亲自拿着畚箕和木锹去疏通黄河,烧火的余烬没来得及排除、衣服弄湿了没来得及擦拭,死在山陵、就葬在山陵,死在胡泽、就葬在胡泽。
像是这样,节财、薄葬
那多好啊
所以说,上天为什么选择了孔子
“节用”、“节葬”,难道不应该吗废除那些划分等级的礼乐,难道不应该吗
墨子我不懂,但大为震撼。
墨子气到昏厥jg
除了繁琐的礼仪之外,他们墨家,还觉得孔子“述而不作”。他们要,“述而且作”
还有,人与人是平等的不要等级人与人之间“兼相爱”、“交相利”,难道不应该吗
墨子好,什么天命
都给我爬吧。
我墨翟,不认天命
墨子怒而写下非、命。
其实,在这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谁也没想到,孔丘还有儒家
将来,居然会那么出息
什么因为孔子编撰春秋而将之命名为春秋时代,这绝对只是凑巧吧绝对是凑巧吧
诸子百家窒息jg
法家、名家、杂家、农家、兵家、医家、小说家、纵横家、阴阳家接二连三地震惊
除此之外,还有道家的诸位。
庄子
庄子表示无所谓。
老子
老子觉得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