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只是让两个小侄子提前步入学习环境,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没错没错,自己就是如此一个负责任的好叔叔
书香也觉得主公真用心,对两个小侄子的未来也充满了期望。
只不过主公时常喜欢逗哭小孩的这个习惯,是真不好。
“大公子,不要再哭了,您的叔叔很用心哦。读书写字明事理,叔叔要重点培养你,这是好事。”
书香还在主公离开之后,安慰着大公子。这是主公在重视两位公子呀。
“叔叔,好”大公子袁杰希难以置信的说道,胖嘟嘟的脸上带着一股子迷茫。
叔叔一直很坏呀,怎么在书香的口中,叔叔变好了呢。
小小的年纪大大的问号,想不通啊,想不通。
“读书真好”书香只想说这一句话,也觉得这句话非常的正确。
“读书书好”大公子袁杰希跟着说话,表现的也是挺聪慧。
小公子袁杰书却已经呼呼大睡,毕竟刚才嚎了那么一场,也是挺耗费体力的。
袁斌已经想到了招人才,早早的就跟金家主沟通,让他帮忙四处传播。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效果罢了,不过也能理解,南郡府本身就是穷乡僻壤。
谁没事愿意来南郡府呀,就算是有才也有大把的地方可以去呀
不过袁斌给出去的待遇,确实是非常的不错,真金白银能拿到手。
只不过要求也挺繁琐,必须是真才实学,到时候还会考试。
有一些缺钱的读书人,还是愿意屈尊前往此地,捞上一笔,然后再读书买官。
而且大元县也有读书人,也当然得到了消息,尤其是现在又传出来,要为两个小公子找寻夫子的消息。
大元县,墨风酒馆
几个读书人都是自命不凡,不干活,整天穿着长袍,指天画地。
似乎这天下少了他们的指点就过不下去了,就是什么都是愤世嫉俗,好像自己说的像个天理似的。
袁斌作为朝廷册封的男爵,也是最低等的乡男。
其实读书人根本就瞧不上,要不是姓袁,怎么可能有这好待遇
而当袁乡男用缂丝回报恩人时,总有几个读书人,觉得为什么不给他们送点
到后来过年时送年礼,金家或多或少都会给这些读书人一点年礼,就是希望到时候哪个发达,别忘了这点小恩惠。
读书是真的能把人给拖垮了,尤其是光读书,简直就是在掏空家底。
确实有不少的读书人,出生于小世家或者是耕读农家,但是至少吃喝不愁,现在是越读越穷,越穷越讲究。
“咳咳不瞒诸位兄台,在下不才准备前去袁庄,应聘夫子之职。”
程英杰一身洗的发白的书生袍,修剪的十分得体的胡子,一身傲的气酸儒气十足。
“程兄台,那是大才之资,肯定马到成功。这顿酒兄台肯定要请大家呀”
“对呀,这顿酒就让兄台请吧,谁敢跟你争,就当为您提前庆祝了。”
立刻就有人开始瞎起哄,在不停的忽悠着程英杰。
识字的人是真饿不死,可以替人写信赚铜板,也可以抄书赚铜板,或者是经过推举成为小官小吏。
除非是特别不堪的读书人,死读书不会转脑筋,认为自己自命不凡者。
程英杰的家里的地都被卖掉了,卖掉了都不够挥霍的,钱财被挥霍一空,就算是这样,人家照样不着急也不干活,就在小酒馆里指手画脚。
全靠家里的妻子,眼睛都要瞎了的卖刺绣,甚至几个孩子都已经对读书深痛欲绝。
程英杰还以为别人这么说是羡慕自己呢,还故作客气的说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吾就是一匹千里马,只是无识货之人罢了”
听听这话众人都哭笑不得,这是把自己比作成千里马了,别人看不上他,别人眼瞎。
小酒馆里的人哄堂大笑,程英杰已经喝得迷迷糊糊,不知道众人在笑什么。
他甚至夸下豪言,他一定要把两个小公子教导成像他这样的读书,规规矩矩,就比如说为什么女人要抛头露面
没错,程英杰觉得自己有本事要向袁主公发出建议,就像朝廷的言官一样,不怕困难。
酒醒过后,程英杰还真的来到袁庄,毕竟吹过的牛就得自己完成了。
而且有些人的脑子是真不正常,程英杰是真的觉得他要提出建议。
作为一个读书人,虽然没功名,但是他已经读了圣贤书,就不是一般人怎么和平民老百姓能在一起干活呢不行不行。
跟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干活,勉强的可以忍受。
但是让他跟女人一起共事,那不行,圣人有言,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袁斌知道来了一个穷书生,毕竟是第一个读书人前来应聘。
袁斌得到消息之后,还觉得挺兴奋,还以为来了个好人。
结果当看到一脸我穷,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