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超级远程手术中心(2 / 3)

外科教父 海与夏 5139 字 2个月前

杨教授。”宋子墨站在床旁介绍道。

方教授立即自己爬着坐起来,他握住杨平的手,见到面前这位年轻的教授,诺奖获得者,中国医疗界璀璨的新星,心里激动万分,这份激动既有见到自己救命恩人的激动,也要看到年轻一代天才的激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长江后浪推前浪,晚辈们一点不比自己差,只会越来越强。

“给大家添麻烦了。”方教授感到很惭愧,自己受伤让国家动用了这么多资源。

杨平一笑:“哪里的话,只要方教授您没事就好。”

术后方教授觉得自己大脑功能一点也没有受影响,心里明白手术的效果非常好,至于全身多处骨折和一些内脏损伤,手术都已经处理好,即使留下什么后遗症,他也不在乎,只要还能继续搞科研,他就心满意足。

方教授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哪怕以后坐轮椅,吊着尿袋,只要脑子清醒,他都觉得无所谓。

不过杨平告诉他,以后既不用坐轮椅,也不用掉尿袋。

虽然当时膀胱输尿管有撕裂,但是手术已经修复,以后不会影响泌尿系的功能。

当时腰椎粉碎性骨折对神经有挫伤,但是幸运的是,挫伤的部位不在脊髓,而在马尾神经,马尾神经对损伤的耐受能力比起脊髓要强多了。

要是再上一个极端,损伤脊髓圆锥,那真的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的功能。但是现在马尾神经的挫伤慢慢可以恢复,而且术中仔细探查发现,受伤的马尾神经没有断裂,只是挫伤而已。

至于全身多处骨折,等愈合好之后,行走及运动都没有问题。

方教授握住杨平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杨平也是只是握住他的手。

许久,他才说:“谢谢。”

“好好休息,三天后可以拄拐下地活动,到时候康复医生会帮助你。”杨平给他极大的信心。

在研究所,显微镜下操作、内镜及腔镜操作、手术机器人操作,这些都是基本功,每一个医生,包括刚毕业必须进行规范化的训练,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

现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研发成功后,大家训练手术机器人操作更加方便,因为锐行公司打算拉十几台过来,将一层楼的房间打通,然后这些手术机器人一字排开,给大家平时训练,以后训练再也不用排队。

---

黄佳才一共送了三台手术机器人去非洲,手术做完之后,他也没有打算将手术机器人运回来。

他将它们捐献给当地医院,然后投资在那家医院建立一个远程手术中心,以后如果我国在非洲的的中企人员需要国内顶尖医疗技术救援,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通过远程手术来完成。

黄佳才通过对医疗技术的走向分析,手术机器人肯定是未来医疗科技的发展趋势,就像当年微创手术一样,很快会普及开来。

所以,远程手术在未来大有可为,现在黄佳才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抢占全球市场,确立锐行在这个领域牢固的地位。

锐行手术机器人的横空出世,将其它几个品牌直接打蒙了。

他们根本想不通,为什么一款在欧美还没有通过审批的手术机器人居然可以获得这么多订单,而且即使所有订单是走科研实验设备,这些采购方也愿意。这些厂商也调查过,这些采购方不是一般医院,全部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医院,这些医院是疯了吗?

后来这些公司深入调查才知道,原来是中国的杨平教授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演示了一台相隔万里的远程手术,手术还是急诊,是脑干手术,这就具备了代表性。

如果这种手术都能做,那其它手术完全不在话下。

这说明杨教授一个人带动了整个锐行手术机器人的品牌传播,打不过就加入,这些手术机器人厂商现在使出浑身解数接近三博医院,就是希望将自己品牌的机器人免费送进三博医院,让杨教授去用,要是杨教授能够使用他们的手术机器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最大的荣耀,而且对这个品牌在世界的传播极其有利。

可是现在杨平对其它品牌的手术机器人完全没有兴趣,他只喜欢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

很简单,锐行手术机器人的开发有他的参与,从设计、改进、试产和量产,整个过程他都参与。

可以说这款手术机器人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很多方面都是根据他提出的意见来设计的,简直就是他的梦想手术机器人,用起来肯定顺手。

不仅锐行的手术机器人卖得火爆,现在三博医院接到大量的电话,全部是咨询捐款的,他们表示要捐款给三博医院建立一个超级远程手术中心,有人甚至愿意投资发射卫星,利用卫星组网,建立超级远程手术的网络通路。

夏院长这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有些还是通过南都省的外资企业出面与三博医院洽谈,希望可以捐款建立超级远程手术中心,而且如何建立超级手术中心,使用什么手术机器人,完全由三博医院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