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峣去一趟报社。”
贺云点点头,“晚上回来吃饭吗”
“看情况。”陆明珠不确定。
“去吧”贺云并未阻止,只叫他们带上足够多的保镖。
陆明珠拿上黄和送的题词,和谢君峣前往报社,陈总编笑着把他们迎进办公室,“小谢先生和社长是来看昨日销量的吗咱们明珠日报首战告捷”
陆明珠大喜,问道“卖了多少份报纸”
“七千多份近八千份”陈总编笑得合不拢嘴,“因为我们还没打响名头,所以第一期印刷一万份,现在还剩两千多份。”
在他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陆明珠不太满意,“才七千多份”
前三天打折出售,如此一算,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这才第一期呀,社长。”陈总编从不好高骛远,接下来他跟陆明珠分析现在的香江报业情况,“很多报社一天只卖出几千份报纸,过万的屈指可数,达到十万销量的只有香江日报,近来销量翻倍,还是托了知微的福。”
陆明珠缓缓吐出一口气,“我们需要再接再厉。”
“是的。”陈总编赞同。
陆明珠示意谢君峣把带来的大字递给他。
陈总编接下的同时问道“这是什么”
“黄和黄老的题词,做成招牌挂在咱们报社门口,另外就是作为我们明珠日报的报头。”陆明珠如此打算。
陈总编蓦地睁大眼“黄和黄老著名书法家黄老”
陆明珠点头一笑“是的,是他老人家的亲笔。”
陈总编马上变得小心翼翼,把轻若鸿毛的纸放在办公桌上,双手掌心往裤子上蹭了蹭,然后才展开这卷纸,看到“明珠日报”四个大字。
“真是黄老亲笔。”他见过黄老的书法作品。
陆明珠得意地道“招牌和报头做好后,你可得还给我,我要好好收藏。”
陈总编明白,“您放心。”
他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将这幅字卷好,用原来的红丝带扎好,放进书柜里锁上,准备明天去做招牌和报头,今天是不行了。
现在已近傍晚,时间不够。
因江湖风云录才刊登第一章和第二章,所以陆明珠没问反馈如何,和谢君峣坐下喝杯茶,交代完事情就准备离开。
刚走出陈总编的办公室,突然闯进几个人。
吴公子和他的两个好朋友张晖、李柯,并未注意陆明珠和谢君峣,三人找工作人员问道“你们报纸刊登知微的新作品,我们今天才知道,没买到第一期报纸,现在还有吗”
“有”被叫住的小陈记者声音十分响亮,“你们买几份”
吴公子掏钱“一百份。”
他要支持知微的新作。
三个人分一分,再收藏几份,一百份就差不多了。
小陈记者动作麻利得很,很快数出一百份报纸打成捆递给他们,“承惠5元港币。”
吴公子给他10元,他找回5元。
吴公子等人没觉得他黑心,高高兴兴地抱着报纸离开。
小陈记者则将钱上交,“社长、总编,我觉得第一期报纸剩下的这两千多份很快就可以卖完,要不我去门口叫卖一番”
陈总编无语,“你闲着没事你就去。”
就当是为报社创收了。
小陈记者跟陆明珠和谢君峣打过招呼后,就和同事把剩下的旧报纸搬下去,想了想,又搬一些新报纸,在长期驻扎此地的报摊旁边开始叫卖。
“看完知微新作江湖风云录第二章,不想看看开头吗第一章内容尽在明珠日报首期报纸,就剩最后一些,即将成为绝版”小陈记者口舌伶俐,“江湖风云录可好看了,比昆仑剑侠传更胜一筹”
一辆轿车停下来,有个年轻人伸出头,“明珠日报”
小陈记者赶紧回答道“是的,明珠日报第一期,昨天首发,只剩最后几份,每份5仙,售完即止,不会再印刷第二次了,除非有特殊情况。”
若是各个报摊大量订购,他们肯定勉为其难地答应。
那名年轻人示意司机递出来一元钱,“第一期第二期都来十份。”
小陈记者各数十份递上去,“欢迎下次再买,知微新作江湖风云录只会让人越看越想看,看了还想看。”
年轻人笑了一声,“知微是不是写过什么小说叫刀客”
“是的,不仅写了刀客,还写了昆仑剑侠传,但都不如我们明珠日报上面正在连载的江湖风云录。”小陈记者很懂说话的技巧。
“黄老喜欢看的小说,必然是极好的。”年轻人说完,对司机说道“待会儿去书店买几套刀客回来。”
“好的,小少爷。”司机答应得干脆。
一踩油门,开车而去。
小陈记者自言自语地道“黄老哪位黄老”
想不通,他就继续在报摊摊主的白眼下继续叫卖,脸皮厚得像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