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之下的贪权之人,就开始抢夺起了武将的权力。
漕运总督之职,就是因此而增设的。
可当时虽然有了漕运总督之职,但权力还是比较平衡的,漕运总督还不能够一言而定。
文官们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也不急于一下子就拿到能够一手遮天的大权。
于是当时的漕运,就形成的文武双方并治同管的局面。
他们的分工是文臣负责与各省粮道,按规定将应征的漕粮征集起来。
等在淮安清点核对了以后,再由武臣负责押运进京,即所谓的“文督催,武督运”。
到了景泰八年,被囚禁了八年之久的正统皇帝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复位登基,改元天顺。
这时的朱祁镇,已经不再是那个心智不成熟,只顾贪玩的正统皇帝了,而是政治手段和心智都已合格的天顺皇帝。
他登基之后,对于文官的巨大权势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大权旁落,让他这个二次上位的皇帝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于是他在各种综合因素的指引下,非常果断的处死了当时的第一权臣于谦,这个导致文官崛起的“罪魁祸首”。这里是站在皇帝的角度说问题,不是黑于谦
quot大明完美暴君quot,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