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王忠益之死(近20000字超级大章)(10 / 14)

大周不良人 一袖乾坤 34360 字 2023-04-30

如果他的哥哥天启帝没有暴毙,如果天启留下了子嗣,那么都没有崇祯什么事了。

偏偏天启帝无后又暴毙,这便给了崇祯机会。

但是没有受到过帝王教育的崇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大方向在什么地方。

所以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新官上任三把火,崇祯帝也差不多。

他烧的第一把火是干掉魏忠贤。

魏忠贤是他哥哥天启帝的心腹,也是培植的对抗东林党的利器。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能够和东林党分庭抗礼,不至于让东林党一家独大,尾大不掉。

可以说整个天启朝东林党和阉党互相攻讦,天启帝则在幕后坐收渔翁之利。

魏忠贤就是天启帝手里的一把刀。

许多天启帝不适合出手做的事情魏忠贤可以代劳。

天启帝不适合背负的骂名魏忠贤也可以去背。

是以东林党人骂魏忠贤,骂阉党,却不会想着去骂天启帝。

这手段可谓是高明至极。

偏偏崇祯看不明白。

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他没有受到过正统的帝王教育。

在东林党人的忽悠下,崇祯帝一不做二不休的杀掉了魏忠贤,紧接着裁撤锦衣卫,自断耳目。

接下来崇祯帝又放了一把火,就是裁撤驿站。

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

一个名叫李自成的驿站工作人员就此失业,为了吃上饭他不得不举起反旗开始造反事业。

最后李自成率领大军拿下了京师,逼死了崇祯。

总结来说崇祯的一生就是作死的一生,能力一般还喜欢作死,最终把自己给作死了。

在赵洵看来,显隆帝也差不多。

当然,有一说一显隆帝的帝王权术水平还是要比崇祯高出不少的。

这一点显隆帝有些像明朝的另一个皇帝,那就是嘉靖帝。

嘉靖帝这家伙喜欢修道,几十年不上朝仍然能够掌控局势。

严嵩也好徐阶也罢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拉一派打一派是嘉靖帝最为擅长的本领。

但论起不做人这条,嘉靖跟显隆帝却是没得比。

嘉靖帝虽然也杀人,但不会像显隆帝这样完全没来由的由着自己的喜好残杀大臣。

王忠益死的惨啊。

堂堂朔州节度使就因为显隆帝一句话被一刀刀的凌迟处死。

赵洵至今难以忘记那个画面,都快要留下心理阴影了。

话又说回来了,显隆帝为何要裁撤西部驿站,驿站招他惹他了

在木桶之中泡了足足半个时辰,直到热水变温变凉,赵洵才依依不舍的跳了出来。

擦干净了身子,赵洵便穿山了一套崭新的衣裳。

熏香他是不会熏的,打死也不会熏的。

嗯这个香的味道很特别,闻起来清清淡淡的,之前赵洵从来没有用过,那还是试一试吧

熏香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基本操作,赵洵却是个异类,以至于旺财经常以此吐槽他,说他不懂生活。

赵洵仔细想想似乎也是,这个或许就是后世人们所说的仪式感吧。

仪式感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说白了这玩意就是拿来混圈子的。

你能否混入一个圈子就要看你能否被这个圈子的大部分人接受。

这就涉及到了制定规则了。

毕竟只有制定了规则,才能够让一个圈子的小团体更加有归属感。

而熏香就是读书人制定的一项规则。

从这个角度看,赵洵颇有几分异类的意思。

只能说赵洵我行我素惯了,背后又有书院、山长这个靠山,不在乎天下读书人的风评罢了。

但是遇到好闻的香,他也未尝不可闻一闻。

这和讨好读书人无关。

熏完香之后赵洵沏了一壶茶,坐在椅子上有滋有味的品了起来。

所以说什么生活品质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你在赶路途中,在荒郊野外跟赵洵讲什么品茶

有水喝润润嗓子就不错了,更不要说洗澡了,那简直太奢侈了。

赵洵看着茶叶在热水的冲泡下起起伏伏,就像是人生一样。

没有起伏的人生一点意思也没有。

因为那就失去了奋斗的感觉,也就缺失了成就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富二代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因为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太容易得到了。

豪车豪宅,甚至是私人飞机,游艇,只需要勾勾手指就会有人给他们送到面前。

这种情况下谈何成就感不是搞笑呢吗。

当然了,有的人天生适合躺平,倒也是未尝不可。

赵洵却不喜欢彻底躺平。

阶段性的躺平倒是可以,但那是为了充电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