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划分出现了矛盾,等楚国人亲自动手雷霆出击后,英格兰这边也就没有了成规模的叛军了,进入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平的发展时期。
但是,能够和英格兰王国这样搞的比较好的土著国家其实很少好,大部分都不咋地,尤其是统治阶层一个比一个压榨的狠。
这搞的楚国人都无语……我楚国人是来剥削的,都你们当地人剥削的狠!
其实楚国人不太喜欢这些压榨的太狠的利益代言人,反而更喜欢统治手段温和一些,比较注重民生的利益代言人。
可惜的是,换一个是狠人,再换一个上来还尼玛是狠人……就没几个稍微正常点的,全都掉钱眼里去了。
这也是楚国人下决心搞软文化推广,打算自己培养一群利益代言人的原因之一。
那些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所谓贵族们老爷们不太靠谱,进而导致局势动荡,增加楚国的殖民成本。
因此楚国人还是打算自己培养出来一群土著儒家官僚出来,搞温和一些的殖民统治,避免大规模的动荡导致产出受到影响不说,还增加维持殖民统治的军事成本。
如今在欧洲,西亚,印度等地区里层出不穷的反抗军,这让很多楚国高层也认识到了,纯粹靠军事方面的威慑是不够的。
而经济方面的控制和绑架,咋一看似乎也挺好的,但是对于一些野心家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障碍,人家都起兵反抗你楚国的殖民统治了,你还指望人家担心经济崩溃
这玩意的威慑力,其实是针对于土著国家里的既得利益群体,也就是那些代理人,买办阶层,他们才害怕楚国的经济封锁。
至于那些底层以及野心家,人家根本不在乎。
经济方面没啥用,军事威慑只能维持大局面,但是难以彻底解决,所以楚国的高层大佬们就想出来了用软文化推广这么一招。
硬的不行,我来软的……还就不信了。
总之,楚国人是想方设法维持经济殖民,让这些土著藩属国老老实实的挖矿种田,然后用辛辛苦苦挖矿种田赚钱的钱,去购买楚国人的廉价生产出来但高价买的工业消费品,进而获得利润差,把土著们的劳动价值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给拿过来。
楚国人其实已经觉得自己很文明了,我明明可以直接抢的,但是好歹还给了你土著一点工业商品……
那些土著们得感恩!
可惜,人家土著不感恩!
这就是大楚帝国和那些土著藩属国之间的根本性的矛盾,并且无法解决。
因为楚国人不可能放弃经济殖民的……顶多就是换种方式来进行。
甚至退一万步来说,哪怕以后某一天楚国人因为殖民成本或者其他什么因素放弃了直接殖民,但是经济控制以及市场倾销依旧是免不了的。
经济掠夺的方式可能变了,但是核心目标依旧没变。
如果对方不答应,那么楚国人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战争……而到了那个阶段,大概就是讲究自由贸易的阶段了。
原时空里十九世纪好些近代工业国家都喜欢这么搞,一开始是英法,然后是美国,等到德国人也崛起后放眼一看,尼玛,全球地盘都被抢光了,毛都给自己留一根。
得,世界大战搞起来。
这说根到底啊,还是经济问题,资源和市场才是核心。
而楚国人现在干的事,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模式上稍微有些区别。
主要是没啥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太强,然后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不用担心土著反抗。
毕竟原时空那些近代国家要撬开落后国家的大门,那打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到最后就不得不放弃直接的殖民,开始搞所谓的全球贸易了,手段更温和一些,但本质没啥变。
到了大楚帝国这边,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不用担心有什么竞争对手,同时自身实力强悍也有把握在军事上强力镇压。
所以目前依旧能够维持直接的殖民统治,从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进行完全的控制。
但这种情况在过去了十多年后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大部分地区都还好,比如印度那边就挺好的,西亚的大部分地区也还行,也就是早些年楚国人刚进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比较大规模的反抗军,后来剿灭之后也就慢慢平息了下来。
但是在欧洲地区里就有一部分地区的反抗一直都很激烈。
比如苏格兰地区以及爱尔兰地区……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有着长期反抗英格兰的传统,然后楚国人来了之后他们一度认为会改善。
但是没有想到楚国人和以前的英格兰人一样混蛋,抢夺他们的资源,垄断一些行业,还用粮食贸易限制他们。
虽然说楚国人到来之后,这些地区的民众其实整体生活水平是有所提升的……毕竟楚国人是来赚钱的,这赚钱之余其实也会留下一部分社会财富在当地,让当地的土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但是人都是不满足的!
再加上历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