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说把他哄了去,到地方苏辰才发现,所谓好玩的也就是这次的诗会多了几个说书人。
说的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有目连救母等当下流行的故事。
苏辰听半天听到眼皮子耷拉。
胤礽注意到他哥的状态,跟曹寅说了一声,曹寅笑道“王爷从小就不喜欢这些,也是难为他了。”
“子清,你看那边有两个人,跟我哥状态差不多,你找诗会东道说一声,让他请那两人去陪我哥聊聊天儿。”胤礽如此说道。
曹寅点了点头。
很快,苏辰旁边便多了两个人,一个自我介绍说“在下方海英,字启明,是个小小的书商。”
因朝廷实行了书号规定,现在的书商并不能随意帮人出书,他们的经营范围便缩小了,主要是在各地之间贩书。
方海英说完了这句话便又解释道“小弟家中有些门路,如果你有书想出,若果是真的好的,小弟能帮忙拿到直隶的书号。”
书号行世已经有年了,各地的书局也相继设立,这些地方书局的书号,比中央的好拿许多。
且朝廷在书号上是没有数量限制的,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每本书的经手人有迹可循,同时把一本面世的书先经过朝廷审核。
尤其是敏感题材,要经过书局、礼部、皇帝三层审核。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戴名世那种的文字狱,可如果自己私下写的东西被亲近朋友举报的,就不在此列了。
所以有些门路的商人,能够拿到书号并不稀奇。
苏辰看着方海英,觉得这人有些面善,又听他说北直隶书号,倒让他想起一个人来。
方老七。
方家的水产供应生意现在做得很大,江宁都有了他们的分号了,昨天晚上苏辰吃的油焖大虾,就是孙奶奶跟方家定的。
听说一直以来曹府要的海货,方家都是用最低价供给。
这是还念着曹家当初的提携、庇护之恩。
因为方家的龙虾的确好吃,苏辰到现在都没有忘了他们家。
他便多看了方海英两眼。
“在下李元赫字归元,一介无能书生。”另一个人笑着说道,他穿着成衣铺子里很常见的那种读书人的蓝布长衫,给人一种很随和的感觉。
他们都自我介绍完了,苏辰也说道“我叫苏辰,没有字。你们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我不介意。”
皇家子弟没有取字的习惯,顶多是长大了自己给自己取个别号。
方海英的神色有一瞬间的变化,惊讶地看向苏辰。
他爹一直念叨的那个小贵人,好像就叫作什么辰吧。
听他爹说小贵人神秘得很,他爹也只是见过一两次,因为辰亲王的封号,自家爹还猜测过小贵人是不是辰亲王。
不过不管是不是小贵人或者是辰亲王,接下来方海英对待苏辰的态度,比本来的客气还要加上十分。
三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话题还真能聊到一起。
方海英随口说了句前两天遇见一个拿着养猪手稿要出书的人,没想到就引起了苏辰小少爷的兴趣,跟着问了很多。
方海英只是大致看那罗涛的两页手稿,记得不清楚,被问到只能说出个大概,见小少爷很关心养猪手稿,他就道“回去了我可以叫人去打听打听,找到人给您送过去。”
“行,”苏辰准备让曹寅也去找人,养猪的专业人才和专业书籍啊,这是国民菜篮子中最需要的一道。
方海英还真的要找不只是说说吗
李元赫也是震惊了,这位白白净净的小少爷,为什么对养猪的书如此感兴趣
如果养猪的书都能引起他的兴趣,那么自己写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呢
能让诗会主人通知他们过来聊天的人,必定不是普通人。
这下,李元赫不再犹豫,把自己宽大袖口里带着的一叠手稿拿出来,奉上道“苏公子,这是小弟闲暇时写的一些短故事,你要不要看看”
现在红楼梦还没有出,其他的才子佳人真跟曹雪芹在红楼里吐槽的一样,千部共出一套。
苏辰一开始看这些才子佳人书还有些新鲜感,能把复康给他从外面淘来的书全看完,现在基本上除了蒲大大每季一出的聊斋短篇,他都不追别的书了。
想着能来这样诗会的李元赫写出来的故事也不会超越当下的套路多少,只是碍于人情世故才接过来瞅瞅吧。
这一看,就把没有抱多大期望的苏辰给震惊到了。
李元赫他写的妖魔故事,还真是精彩。
即便,这一个个短篇有仿蒲松龄的痕迹,但故事内核完全不一样。
李元赫的故事,有点类似于西游记的神魔流,却又有些像唐传奇里面柳毅传书、南柯太守传等仙侠流。
苏辰一口气看完两篇,静静等待的李元赫心里跟有个小鼓在敲似的,问道“苏小公子,你看着如何”
“很好,”苏辰对这个有希望开创新的小说流派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