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
这几个乞丐只有两个是上了年纪的人,剩下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壮年模样,也不像有病的人,因此经过的时候,苏辰没有给他们放钱。
“快走,快走,城中心的何家施粥啦。”
前面人来人外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一个人,伴随着他这声高喊,刚才还窝在墙根儿没精打采的乞丐们一下子活起来似的,抓着面前的豁口碗就站起来往里面冲。
撞到两个好好走路的妇人,引来几句扯着嗓子的叫骂。
“何家怎么又施粥了”
“何老爷那个十八姨娘,才给他生个大胖小子。你没听说昨儿个他们还在府门口撒钱呢,我捡了三文钱。”
“可惜啊可惜,昨天约同好友看这通州的风景去了。”
站路边看着因为一嗓子施粥炸出来的乞丐聊天的是两个穿着绸布长衫的青壮年。
他们看穿着是读书人,但说起捡人家撒的喜钱却又自然的像是两个最普通的老百姓。
就站在不远处的康熙还是头一次看见这样的读书人,用他儿子的话说就是清纯不做作。
高士奇现在跟个高公公一般,自从得皇上重任之后,他就事事想在皇上前头,拍马屁拍得苏辰这个见过大风浪的都甘拜下风。
这时,高士奇见皇上对那俩读书人感兴趣,就低声道“老爷,您先和少爷们去前面喝茶,奴才去跟他们聊聊。”
梁九功看了他这样都直呼好家伙。
前面正好有个茶馆,康熙他们进去喝了会子茶,高士奇就回来了。
“打听清楚了老爷,”他在对面坐下,苏辰给人倒一杯茶,然后得到一个充满笑容的感谢,“这怕是奴才喝过的最贵的茶了。”
苏辰---
高士奇这个人有急智,却没有坚持的底线,就算是现在的高士奇比历史记载中的那个高士奇走得更高、更顺,却不代表他以后有更高的发展了。
不过看高士奇这个样子,他可能还没有感觉到阿玛对他的定位,已经从二十一年的可堪重任到现在的侍从之臣了。
喝完茶水,高士奇才回复道“那两人都是江南的学子,一个叫方仲舒一个叫戴名世,因是同乡,家中难以为继之下,他们二人便一同出来谋生。”
康熙问道“身上可都有功名了”
不以谋生铜臭为耻的读书人,他还是很珍惜的,多录两个,以后儿子的科技馆也不至于找不到人。
苏辰却差点把喝到嘴里的一口茶吐出去,什什么啊。
是不是因为阿玛的皇帝光环太大,他们这一出来净遇着名人了。
戴名世。
康熙朝规模最大的一场文字狱,就是从他的一部南山集偶抄引发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