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亲疏(3 / 5)

子面露不解和着急“姐姐先前不是说,什么都告诉反而对王爷不好吗”

春子从小柿处得到过不少好吃的,因着都是王爷赏赐,他心里的感激除了有对小柿姐姐的,还有对辰亲王的。

“你们到底要隐瞒什么,还不快直说。”小柿着急的直跺脚。事关自家王爷,她不能不急。

“我这烫伤,其实是太子爷身边的那个叫冬寒的宫女儿推的。”上的药叫伤口处蛰的疼,昭儿说着忍不住倒吸凉气“她知道我和你好,当时我想给你留一碗热汤,怎知那么不巧,她也来取汤,我就争辩了两嘴,便得她一通骂。骂了我不止又牵连你,而后还说,还说辰亲王有什么好得意的,总归以后见了太子也要行礼。”

小柿气的直道“怎么敢,她怎么敢,我要告诉王爷去。”

“你别,”昭儿急忙上前拉住小柿,扯动手臂带裂几颗水泡,让她不由嘶了一声,声音里也更加着急,“小柿,你别冲动你去说了,万一两位主子因为咱们奴才的事闹起来,岂不是叫咱们担上一个挑拨主子之名”

春子挠挠头,不理解这么说为什么还要告诉小柿姐姐

小柿冷静下来,点头道“你说的对,我不能告诉王爷。王爷倒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太子爷生气,只怕万岁爷知道了,你们都得被赶出去。”

昭儿一脸欣慰道“你是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我告诉你这个,只是为了让你替主子防备着些,太子爷身边那些人,一个个都是野心极大的。你们碰见她们,最好是退一射之地。”

小柿只觉得憋气,忍不住道“岂不知,皇上更疼爱的王爷呢。”

“你别说嘴上逞强的话,”昭儿忙提醒,“传到弘德殿那些人耳朵里,不知道又要怎么针对你们。”

小柿面上的怒气更浓。

乾清宫,夕阳懒洋洋铺洒在光明正大殿内的金砖上,反射出来金色的光芒,康熙喝的有些多了,在西暖阁睡半下午,起来就看到蹲坐在大殿门口小凳子的俩儿子,一个手里抱着一本书读着,一个托着小下巴听着,偶尔的还抬头凑过去看一眼,指点一二。

“看什么呢你俩”康熙走过去问道。

抱着书的保成把书本举起来,递给阿玛“这是我和哥做的拼音书,阿玛你瞧。”

书页上印着横排的字体,上面注着音,虽然一页上只有那么几个字,却比竖排的更便于阅读。

苏辰说道“阿玛,我们选的有二十四节气还有唐宋诗词,横着标音,虽然印的时候有些麻烦,但是不是很好用”

这已经是当今最好的印刷本了,却远不能和现代的印刷机印出来的书本相提并论。

苏辰和保成看过现在的印书局之后,内心是一脸又发现了一个盲点jg。

于是他前些天还把暂时用不到的粉饼厂利润,拿出来四万两给朝廷的印书局注了一笔资。不过眼下他只出一万现银,叫他们改进现在用的机器,剩下的三万两现在还在他自己手里,跟工匠们说了只要有创新的,都有奖金拿。

然后一分钱没给,把印书局的工匠们全给激发出来动力了。

康熙当然还不知道这些,细细的翻看了这本拼音注的节气本,心里升起一种朕家儿子果然是龙子的骄傲。

对于俩孩子的提议,直接同意了“好,阿玛马上就下旨,叫印书局加紧印制,争取在今年乡试之前让所有书生都能买到这些书。”

“我还有一个建议,”苏辰高高举起手。

康熙颔首道“说。”

“以后凡大清国百姓印书,都要有书号,没有书号的朝廷便不认可,谁买卖罚谁的盗书税。”苏辰激动的说道。

因为他要把这本自己和保成整理的拼音书,做成康熙十七年零三一八零一号。

现在没有什么公元纪年,为了方便,用年号月份加数字标注最是明晰清楚。

康熙听儿子具体讲了这个书号代表的意思,脸上的表情越发神采奕奕。

“好好好,辰儿这个办法好极了,”采用书号,还用担心什么有人再私下修书吗只要没有跟朝廷衙门报备过印刷的,一律都是不合大清律法的书。

但若要把书号刊书落到实际,至少需要一个专门的衙门。

况且,以前的读书人都习惯了想写什么写什么想印什么印什么,若贸然间叫他们向朝廷报备领书号之后再刊印,会引起大部分人的逆反心。

因此这是个需要确定可行方案,再慢慢过渡的事情。

苏辰之所以提此是知道,清朝最不能略过的一点就是文字狱,思想钳制太过严重,以至于民族矛盾在康熙之后又经常冒头。

不得不承认,后世伟人们对康熙帝的评价并非单纯因为康熙朝的盛世,而更多的是他在民族方面外交方面的成就。

但戴名世一案仍旧是康熙执政期间让人诟病的一大点。

印书必有书号这样的措施如果能实行,苏辰只希望以后出现比较敏感的著作时,他阿玛能够通过封杀其出版权来解决,而不是因文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