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笑道“到底因为以前的病根子, 和真正的武将还差的远呢。”
苏辰说道“只要身体好就行了,干什么和武将比。而且现在的武将,混吃混喝的比较多。不说了, 说起军队就是一团糟。”
之前阿玛提拔了绿营兵中一位叫张勇的将领, 八旗那帮子老不服气了, 自己打不过的仗,人家绿营兵打下来, 他们还要求等着他们一起才能发动总攻。
阿玛到底是被三藩之乱给整出了些心理阴影, 其实在心底里更觉得八旗是自己人不会反叛,不敢叫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再次出现兵权甚重者。
苏辰打算有空了, 把现代的那套管理军队的方法写个计划表, 给阿玛看看。
其实满汉之见在阿玛这两年的努力下, 已经没有多么明显, 那么在军队里更是要如此,重要的不是满人汉人, 而是有没有一颗爱国心。
“怎么小小年纪就爱皱巴着小脸儿”感觉脸颊被掐了下, 小舅已经收手怜爱地在拍他的肩膀。
苏辰就不跟你计较掐脸了。
“小舅,你觉得一个军队的核心凝聚力是什么”
常海真被问住了, 只不过好好琢磨外甥说出的这几个字之后, 他说道“别的不说,第一要忠君是必须的。”
啊,对,在封建时代,忠君和爱国往往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将士们很多一辈子都见不到君主,因此更多的都是忠于上边的将领。”常海慢慢说道。
即便一直都说皇上是天子,其威慑力也不如直接的管领。而越是位于上面的将领,越是不相信“天子”这套说法。
苏辰点头, 这就得时刻开展忠君爱国教育。当然考虑这些的大前提,是能够提升底层士兵的待遇,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让他们知道道理。
越想越有灵感,脑子里冒出来好多条现如今可行的方案,苏辰打算回去就写。
不过这里面最根本的就是待遇问题,统治者想给多少就有多少的话,每年也不用那么多灾民乞丐没法管了。
其实很多软的政策方面,他阿玛做的都已经是最好的,好些穿越文里写到的安抚那一套,他阿玛都玩剩的。
不同的是,阿玛做这些的时候是摸着石头过后,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后世人所听所闻的这些政策,都已经有了更为规范化更为可行的具体方案而已。
其实卡在后面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
苏辰一边和小舅讨论,一边脑瓜子飞速运转,把粗粗想过的方案先在脑海里完善了许多细节。
之后俩人又说起那个薛大夫,苏辰才知道人已经回江苏老家去了。
苏辰好奇了一瞬,这么好的医术,薛大夫怎么不留在京城发展
此刻人已经在吴县,和妻子一起准备年货的薛长松狠狠打了个喷嚏。
薛妻担心道“是不是凉着了”
薛长松摆手道“没事,东西我来提。”
薛妻把手里的两个麻绳捆扎的油纸包给他,看着丈夫一手提完了东西还要小心的护着她,幸福的笑意便一直不曾从她脸上落下。
丈夫回来真好,来年再生个娃娃,这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普通人家盼望着多子多福,皇家更是如此。又是一年除夕,因着去年已经正式带辰儿见过宗族里的人,今年太皇太后就不耐烦到前面去了。
命妇们都只是见见,便推给皇后去招待。
太皇太后叫人在慈宁宫摆了几桌,皇太后陪着,再有几个小孩子围绕着,外面连绵的几桌都坐满奴才,便也热热闹闹的起来。
期间,凡在京的诸王贝勒都进来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拜年,这之后是一些满汉大臣,汉臣的文学底子都好的很,一时间拜年贺词满慈宁宫飞。
辅国公韬塞来的比较晚,跟两位太后请安过后就垂手站在一边闲话,回来拿炮仗的苏辰从门前跑过去,韬塞看见了,忙开口叫住“辰亲王。”
“”苏辰停下脚步,他对喊他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啊。
韬塞笑道“不记得了去年秋南苑围猎,你跟叔爷说咱们大清,不能马上治天下。”
“哎呦,”太皇太后笑道“亏他小小年纪知道这个道理,我是常说这个话,那时却也没在他跟前说过。可见咱们家的孩子,心里都是怀着天下的。”
苏辰被太奶奶夸的脚趾扣地,迈过门槛进去,见礼道“叔爷好。”
阿玛后来的确是跟他仔细说过,此人是太爷爷的第十个儿子,皇爷爷的兄弟。
韬塞笑道“好好,”转头跟太皇太后说“明显是长高了。”
太皇太后点头应付着,皇太后跟没看见有人在似的,只管自己吃。
韬塞起身从小桌子上端了一杯酒,对苏辰道“咱爷俩喝一杯”
苏辰说道“小孩子不能喝酒。”
韬塞豪爽笑道“一开年你就八岁了,得学着喝酒了。”
苏辰看向太奶奶,他可爱惜自己现在的小孩子身体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