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穷皇帝(1 / 2)

苏辰说道“这应该是西洋的槐花, 比咱们自家的槐花味道好一些。”

这是能吃的

侍卫们眼睛都有些突,辰亲王还真是和传言中一般爱吃。

花也要吃。

苏辰成功给自己“大才”的名声上,又添上一抹肯吃的不和谐色彩。

乾清宫, 康熙还在和臣子们议着事, 内阁、工部、户部的尽皆到场,商量的就是靳辅在四月份实地勘察之后, 上来的好几封治河折子。

康熙的意思, 尽量给河务上拨款,便是户部的地缝都扫干净了也要保证修河的钱。

户部一如既往的在哭穷, 并以治河无用为借口推脱, 说不如将治河的进程稍微往后打两年, 至少等平三藩的战事结束了。

康熙想往他脑袋上摔奏折, 如果能拖, 他闲的非要在这个时候修河,黄淮烂坏,不仅危害两岸百姓,还会影响漕运。

漕运不能通畅, 前线将士的粮草从何而来

户部尚书说完就知道自己说了蠢话, 然后闭口不言了。

康熙看向工部“在山西的水泥厂坊,可都顺利。”

工部尚书点头道“顺利,但是, 咱们刚刚成立的公路司,还要往城外继续扩修,这钱、”

朝廷实在是没钱,京城的四条城门主道路, 也不过是为了皇上面子好看, 最远修到的不过是十几里外的地方。

康熙说道“先治河, 路可以等。”

那好吧,工部尚书就忘说其实也没多少钱了。

他为难道“那几个厂坊才建起来不到俩月,总共也没有二十万两的银子。”

“有多少算多少,”康熙一言定了调子,“不够的,朕再筹。”

外面,苏辰躲着听了会儿,叹着气向御膳房去了。

打算来和皇上报备一声的察岱没敢偷听议政,见表弟离开,就跟着他一起过去御膳房。

苏辰对察岱说“表哥,这些槐花我打算叫御厨蒸一蒸,你在宫里吃过再走,另外给姥爷姥姥捎些回去。差点忘了,还有二姥爷。”

小表弟这每次都得意外想起二叔爷的样子,让察岱绷不住笑了下。

忙碌而有秩序的御膳房内,小太监看见辰亲王,赶紧跑去通知正在做桂花糖的冷御厨,轻声喊道“冷师傅冷师傅,辰亲王来了。”

“嗯”冷御厨一下子想起来,放下手里淡黄香甜的桂花糖就转身,眼睛迅速定位到辰亲王,解着围裙小跑着到跟前便是一礼。

“王爷,您要的那个蒸蛋糕,奴才已经做好了。”

想起昨天傍晚辰亲王过来御膳房就找白案师傅,冷御厨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辰亲王是经常来御膳房,但都是郑大厨那几个总厨接待,自己在远处能看到辰亲王面目的次数都少。

昨天,这位爷来了,说“我给你一个方子,明儿你给我蒸出来个盘子大的蛋糕,我有用的”。

冷御厨没见过这样的方子,蒸了两次出来的那蒸蛋糕才能看了。

苏辰把自己带来的莓果交给冷御厨,说道“这个你给我先保存着,然后一半儿给我煮成果酱吧。”

“王爷放心,一定给您办的妥妥当当。”冷御厨双手抱着竹篮子,笑着答应。

“不能让保成知道。”苏辰再次交代。

冷御厨保证,绝对不让人说出去。

这时候郑春喜才笑着过来,指着外面的一车雪白槐花,问道“王爷,您带来的那些雪槐花,怎么处置”

雪槐花

这个名字好听,苏辰笑着道“劳烦郑大厨给蒸一蒸。”

“蒸”郑春喜一个大御厨,他是完全不会蒸菜的,听都没有听过

苏辰想了想,问道“没吃过蒸菜”

郑春喜头摇的拨浪鼓似的,笑道“别说吃过,奴才听也没有听过啊。”

难道现在的民间还没有蒸菜或者郑大厨出身比较好,才没有吃过蒸菜

不过这不重要,苏辰说道“把槐花清洗干净,控水,撒一层面粉拌匀,然后上锅蒸两刻钟,出锅之后和料汁拌一拌或者烧油加一点辣子炒炒也可。”

郑春喜认真听着,发现又是很简单的菜,应该是王爷以前在民间的时候吃的“奴才知道了,王爷您就擎好吧。”

这调皮话说的颇有种民间饭馆的感觉。

苏辰笑着摆摆手,和察岱再去正大光明殿,阿玛和那些臣子已经不在了,一群小太监正在擦洗对着殿门的那把金色龙椅。

看见辰亲王,一个小太监走过来说道“王爷,万岁爷现在南书房呢。”

对于苏辰,乾清宫的这些人都没有“窥伺帝踪”这个概念。

苏辰和表哥又去南书房,发现他阿玛正在和两个年轻的臣子讨论一幅宋朝时期的画作。

看到阿玛还有心情召文学之臣讨论文艺,苏辰就放心了,没有进去,转头和察岱道“表哥,咱们先去昭仁殿。”

“去昭仁殿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