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宫
苏辰欢呼。
再次走在京城的街道上,穿着一身藏蓝色锦衣的苏辰,和好几天前头一次脚踏京城时的小叫化模样完全不同了。
只是看着街道两边繁华的店铺,还是会想如果没有找到个做皇帝的爹,自己在京城开店做生意的生活又会如何。
“要吃烧饼吗”康熙见儿子看着路边,便问道。
想象着自家孩子以前在宫外的时候,想吃一个烧饼都没有的可能情景,康熙就觉得心里酸涩,想要尽一切可能去补偿他。
苏辰才没有过得像他阿玛想象的那么苦情,摇头道“刚吃过饭,还不饿。”
“我要坐马车。”
这是走了一段觉得双腿发酸的小保成,一个侍卫想要过去牵小太子,被他眼神赶到了一边。
康熙回头,招手道“陪你大哥再走一段。”
小保成慢悠悠走过来,他还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对苏辰道“大哥,你以前都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吗”
苏辰点头,还真是好久了。
师父下山的时候他跟着下去过,只不过清朝的小县城,真的就是特别萧条的小县城,不像后世小小县城里也是人头攒聚。
况且现在的北京城,是堪称世界上都顶级的大都会,人来人往古色古香的街道,身处其中也别有一番乐趣。
“走到前面的路口,我们就上车。”看小家伙着实是累了,苏辰如此说道。
小保成心里的不愿也淡了些,大哥都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地方,就陪陪他吧。
到前面坐上马车,小保成低声跟苏辰分享秘密“等上元节,叫二姥爷带来我们出来看灯。”
苏辰惊讶,上元节可是拐子高度出没的时节,保成这小家伙能出来
提起二姥爷,咱们先去姥爷家一趟吧。
赫舍里大房的府上,察岱从二角门回了家,手里提着一串在街上买的小玩意儿,放到屋里,看着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的各色玩意儿,很想去求求祖父,带他去宫里找表弟玩去。
这些都是给他买的啊。
承祜现在长大了,他们应该可以经常带他在外面玩了。
怎么却到了宫里就见不了人了
“少爷少爷,”小厮气喘嘘嘘的推开门进来,指着外面激动道,“大阿哥来了。”
察岱闻言,激动地就跑,跑一半又赶紧转身回来将桌子上那串小玩意儿提起来,一溜烟的消失在了门外。
小厮在后面追都没看见人影。
过赫舍里府就是为了喊上察岱和常海,康熙便没有下来,苏辰带着小保成进来了,去拜见了外祖母。
听说了外孙的来意,张罗着叫小丫鬟们给他们上茶上果子的老夫人,便又紧忙派人去叫察岱、常海来。
赫舍里老夫人和噶布喇只有常泰、常海两个嫡子,家里的关系很是简单,因此虽是大府,家庭的温馨感十分浓厚。
外祖父去了衙门,老夫人又要派人去叫外祖父回来,苏辰赶忙拦了,说道“我们要去城外玩,马上就走了。”
赫舍里老夫人有些不舍,却还是笑着道“好好,以后在宫里烦了,就出来叫你表哥和你小舅带你去各处逛逛。”
说着,又拿东西叫苏辰吃。
苏辰有些明白他阿玛为什么不下来了,这造成的效果,的确是有些轰动。
等察岱和常海出来,桌子上的茶点都摆十几道。
苏辰赶紧跟外祖母告辞了,决定再次来,就叫下人过来喊察岱。
看见表弟,察岱开心得不行,小泥炉、小哨子地给苏辰塞了个满怀,然后才发现表弟旁边还有个小小的表弟。
和保成不算熟的察岱笑了笑,从身上摸了摸,找出一个柳条编的蝈蝈笼给他。
保成低低的说了声“谢谢”。
以前他都觉得经常进宫看他的二姥爷和他是一家的亲人,现在看到小舅和这个表哥对大哥的态度,才知道他们和他更应该是亲近的人。
想来那些嘴碎的人说的都是真的,外祖母家里的人都觉得是他克死了母亲,所以并不喜欢他。
皇帝出宫了,即便只有一会儿的功夫,得到消息的宫里各衙门的氛围也不觉间松散几分。
翰林院,翰林掌院韩实,走到张英的桌子边,站在旁边看了会儿,问道“册封辰亲王的圣旨,还没拟”
张英起身回话“梁公公传话时说了,皇上分外看重这道圣旨,叫下官务必好好拟写。下官需要好好斟酌,明天早晨之前能写出来。”
韩实说道“皇上喜欢你的文采,你不要辜负了。”
张英道“是”。
韩实又问“关于落辰亲王,你了解多少”
皇上封亲王的旨意下来之后,前朝后宫议论的就都是这位了,张英奉命拟册封的旨意,却也没有着意去打听。
“下官所知了了”,张英说道,“不过应该够用。”
韩实感觉张英就要交好运了,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