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我想让小太子拿出此物,用来强国强宋。”范仲淹说起来,而后微微摇头。
现在太子年纪太小,还是不要这么早正面掺和朝堂上的事情比较好,若是掺和了,就没有办法脱离了。
虽说棉花也好,土豆也好,只要拿出来,就可以青史留名,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小太子只要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性格问题,这个位置妥妥的。
不需要锦上添花。
不若多在国子监学点东西。
“哦那现在打算如何”包拯问道。
“自是让狄青送上去,借口付出极大代价,才获取此物,以拥有此物,可抵御外敌,可富国强民的理由奉上。”范仲淹说道。
包拯点头。
狄青
若是拿着狄青送上来的东西送给西夏跟辽国,官家大概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二人同意,而后范仲淹开始给狄青写信。
棉花丰收是喜悦的事情。
包大人解决心头问题,也跟着轻松愉悦。
唯有公孙现在不开心,甚至还有些压力。
他看着眼前两个后生。
问道“借船,我没有。”他现在还打造出大船的钱都没有,如何能够有船。
“”程颐眼里露出疑惑,他觉得包勉不可能欺骗他的。
但是公孙先生也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说谎。
他们都是国子监的监生,张载的学问就连范大人都看好。
不是他们自夸,如他们这般有才华的后生,一般来说,不会被人用这么粗鄙的理由给送出家门的。
既然公孙先生这么说,那定然是没船的。
程颐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理论报复跟公孙策说了一番。
公孙策听罢,眼里露出惊奇。
地面不是方的,是圆的
地面是个球。
眼前这二人要去无边的大海去航行,去寻求真理。
去了解更多不解之谜。
这般有想法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但是二人说的头头是道,甚至公孙策也跟着认为地面是个球,他们一直在一个球体上。
公孙策觉得,口齿这般伶俐的人不似傻子。
那就是常人不理解的天才。
若是真的如此,对于这样的人,他自是不会太过于为难。
想了想,将自己做出来设计图拿出来。
“若是出海,想要在海上航行,必然得有坚固的船,我这个船应该可以,不过得用好些的木材,比如柚木、桃心木,制作起来也得费心,而且船只在水面上行驶,会发生一些鼓掌,船上得有能维修船只排除故障的人,你二人既然要远航,只有一个小帆船是不行的,得携带足够多的粮食跟水”
公孙策给出诸多建议。
他本身在匠做上就有才华,了解事物更是方方面面的,跟程颐二人说起来话来自是头头是道。
然而不管张载还是程颐,二人可以找到给他们支持财富资金的人,但是想要了解船只是如何做成的,盯着船只做成,去了解原理,只能去学维修,只是需要时间。
如公孙先生所说航海,若是中途遇见意外,船只也需要维修。
“这样,若是你二人资金充足,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个在做船只上比较有才能的人,你们可以跟过去学习。”公孙策再次给出建议。
二人自是应了下来。
若是能学会维修自是好的。
若是学不会,就得想办法带上一个会修船的。
只是有如他二人想法的人看不多。
公孙策让外头候着的人把卢方叫来,卢方老家那里就有擅长此道的。
卢方听见公孙先生说的话,脑壳子宕机一会儿。
视线落在程颐跟张载身上。
他见识过小包勉的聪明跟智慧,自是不会认为年纪小的少年们办事不牢靠,也不会因为程颐年纪小而轻视。
虽然他对地球是方是圆不感兴趣。
但是这二人想要造船,还是航海用的大船
甚至还有本事说动公孙先生让师爷拿出他自己设计出来,如同宝贝一般的大船图纸,就值得佩服。
公孙先生这样聪明的如老狐狸一般的人,可没有几个人能骗得了。
这样一来,眼前俩人信得过。
他自是配合。
而且,公孙先生设计出的大船图纸,他早就惦记了,若是他们家有这么一个大船,去海里捕捞海货也会方便许多。
在大海边混日子的人,谁不想要一个大船。
只是这样的图纸不好找,能造出大船的匠人也不多。
若造船匠人给这二人造船,后续,定然可以给卢家造出这样的船只。
这样一来,他的海货更多了。
怎么都不亏呀
卢方乐滋滋的拉着程颐跟张载离开。
并且邀请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