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第 148 章 初心不变(1 / 2)

小包勉震惊, 该不会苏辙未来当不成丞相了吧

那谁来捞捞苏子瞻,他是要去边塞打仗的,张敬

张敬看起来就没那本事

至于王祁, 很有可能也会去打仗。王祁私下里跟他说过, 他有一弟弟叫王巩, 刚出生没多久,看起来就聪明,若是弟弟能成才, 他去战场的可能很大,若是弟弟不成才, 王祁皱眉他会揍弟弟。

王祁父亲是王素, 但其祖父是王旦, 旦公当年也是丞相啊

他的好朋友们家世渊源都很不错。

不是之前家里出丞相,就是以后会有丞相。

“也许以后就会发生改变, 他还是可以教导的,年纪还小”小包勉咳嗽一番, 学着大人们的预期对着赵昕劝说。

赵昕点头。

不能因为玩笑话就当真, 人都是复杂的, 看怎么用, 好不好用,于国于家有没有正向作用。

爬在韩纲背上的小苏辙可不知道自己只是被韩纲背一下就差点当不成丞相。

有了韩纲主动,巡街变得简单起来, 累了休息一会儿,休息好了继续走, 这样太阳落山前,韩纲带着人回到开封府,把人往公孙策身边一推, 说道“师爷,您明日想怎么安排这几位,明日我可是公休。”

韩纲立马表明立场、。

公孙策盯着韩纲,觉得这公休其实也可以没有。

韩纲被公孙策看的,手脚发凉。

怎么感觉自己被盯上了,该不会公孙师爷又想安排他,不从不从的。

“休息吧,明日几个小公子跟我办事。”公孙策开口,韩纲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他带着几个娃娃,哪儿是巡街,明显就是带娃。

走在路上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把哪个小公子给弄丢了。

“好嘞,那明儿我就不来了。”韩纲乐滋滋的朝外跑去,自由咯。

看着韩纲奔放的背影,公孙策摇头。

继而,视线落在几个孩子身上。

说道“都会写字吧”

包勉点头,读书那么久啦,常见字都会写的。

就连四岁的小苏辙跟被包勉抱着的统统都点头,会的会的大家都会。

公孙策说道“那你们去帮百姓写状纸。”

开封府是有文书的,但是文书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抄录案件过程,开封府有了什么新的福利跟制度也得撰写,还得负责誊写、签押,用印判署、票拟、贴黄,照刷磨勘文等等。

而且帮着百姓写状纸,能更快了解底层人生活,了解普通百姓生活,了解百姓平日是需求跟纠纷。

至于为什么让孩子们去跟韩纲跑一圈。

不过是看看能不能吃苦罢了。

公孙策视线落在张敬跟苏子瞻身上。

韩纲说了,就这两位拿了百姓的吃食,一边吃还一变夸赞吃食是多美味。

这样的人啊真真是少

太过于直白坦率了。

做不了大恶,但是若是大善人也做不成功。

除非有人辅助。

还有最小的四岁的苏辙,脚丫子磨破了还能坚持走。

果然,物以类聚,小公子是人才,身边汇聚的吸引的也都是人才。

非人才会自动避开。

融入不进去。

比如韩纲。

当谁都有跟未来太子相处机会吗这会刷刷脸,等小太子能有实权了,只要韩纲不犯原则性错误,太子只要偶尔的惦念一下旧情,就能帮着升迁一下。

他给韩纲创造了这么好机会,韩纲还不珍惜。憨子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在无知时错过了什么。

甚至还觉得日子过的很快乐。

小包勉几个得了写状纸机会,瞬间门变得快乐起来,他们小小读书人,写字才是正经的事儿。

王祁看一眼公孙策问道“讼师需要资格的呀,我们能写状纸吗”

公孙策视线落在王祁身上,不亏是王素的儿子,懂的就是多。

原先告状是需要写好状纸,交给小吏,小吏往上呈递,百姓才能伸冤。然而若是遇见无良的小吏就会想办法从中捞油水,很大一部分身怀冤案的百姓不能伸冤。

于是大人改革这项措施,百姓可以直接呈递状纸,击鼓鸣冤,根本不需要小吏传递状纸。

从而有了代写状纸的行业。

只是,依旧有人请不起人写状纸。

这个时候就得文书上场了。

“你们是开封府的文书,不是外头代写状纸的讼师,自是可以写的。”

“受教。”王祁像模像样的拱拱手。

小包勉也点点头,几个小的官差离开开封府。

公孙策看着一群萝卜头背影,仿佛看见北宋的未来。

小少年们,见识过时间门的污秽,可一定要记得保持初心啊

他见过太多失去初心的人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