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 蒜蓉粉丝(2 / 3)

人不露相。

闻见香味她就知道包家定然又有新鲜的吃食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代表日后摊子更大,她们失业的可能再次减少。

指不定日后还得需要人手。

葛氏小脑瓜子转动起来,再次庆幸,那些邻居们说三道四的时她不仅没掺和,还护着包家。

活的久了都会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那些背地里说酸话的,定然会后悔的。

炒好蒜蓉,吴氏继续忙碌,她把新鲜的虾开背处理后用黄酒跟姜蒜腌制,粉丝也放在水里浸泡,待粉丝泡开卷成小团上头放一个处理过的虾,上头浇上炒熟的蒜蓉,而后放在锅里蒸。

蒸上一小会儿,觉得锅里虾熟了。

吴氏掀开锅盖,热气上涌的瞬间香味铺面,咕噜口水直流。

素色的盘子里装着摆好的蒜蓉粉丝虾,很好看很好吃的样子。

若是摆在席面上,定然会受欢迎。

只是,这东西看起来似乎不应该跟炸淀粉肠出现在一个摊子上。

她思考起来。

得开铺子才是。

不然这样的食物不好搞。

在汴京开铺子,吴氏掰着手指算了一番,脸变绿。

开不起。

除非小叔子给开个后门。

据说好些人想要给小叔子送铺子送银钱。

她叹气。

小叔子油盐不进啊

她看向小包勉“儿子,你可得好好读书,日后中举当了官,别学你小叔,当官这么多年,连个铺面都没攒起来。”

“”包勉摇晃一下脑袋。

这可不行

若是当官是非有不可的选择。

他一定要学叔叔。

这样才能活得久。

但是,当衙内不好吗

“娘,你培养我当官,不如努力让小叔当丞相。”包勉说道,他是非常真心的建议。

当官也是一门学问,可不是读书好就行的。

他小叔明显比他有前途。

“又胡言乱语,这里用不着你,跟着柳相公认字去。”吴氏三言两语把小包勉给打发了。

小包勉被柳永拎着走到书房。

学了一日头昏脑涨。

还好午饭吃的是蒜蓉粉丝虾。

于吴氏而言,这菜摆在夜市不敞亮,留着日后开铺子用。

这会儿去夜市摆摊攒钱,届时开个铺子,她不仅是富太太,还是女掌柜,牛气啊。

夜色降临。

几个人再次出现在夜市。

今日做淀粉肠的人又多了。

一段路走过来,有五六个。

这么多吴氏皱眉。

走到摆摊地方,瞧见巷子对面多了个摊子。

摆摊的人有些眼熟,富态的很,又圆又胖,一看家里的日子就殷实。

是前两日都在摊子上买过淀粉肠的熟客。

看见淀粉肠时,吴氏只是叹气,又多了一个摊子。

当看见胖子卖奶茶时,她眼睛骤然竖起来,撸起袖子就要去干架,日他奶奶的腿,把他们家的秘方都给破解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掀了对方摊子去

小包勉连忙把人给拦住。

这年头没专利啊

人学会了就是人家的本事。

真把人摊子掀了,官差过来不好看。

叔父是好官。

在没有专利权的年代,没有律法能处置胖子。

“儿子,咱们以后的生意是不是就难做了。”被包勉抱住大腿,吴氏停住脚步,嘴唇哆嗦,气呼呼的瞪着对面的胖子。

小包勉摇头,不至于不至于。

“娘,咱可以继续推出新品。”小包勉说道。

吴氏听罢还是气呼呼的,虽说家里有了其他美食,还能继续做生意,但是这才挣几天的钱。

那边胖子听见小包勉的话,胖脸堆着肉,笑眯眯说道“你们尽管推,我这舌头灵敏的很,你们做什么我都能尝出来。”

吴氏听见这话,更气了。

断了财路就算了,还在她父母的坟头蹦跶。

这委实气人。

“这人好像是九福楼的糕点师父。”有老客户过来买淀粉肠,正好瞧见这边的纠纷。

对于这种得寸进尺的有些不喜,于是主动跟吴氏透露。

九福楼

在汴京有些名头但是不大。

不过,九福楼最出名的就是酥山。

吴氏眼睛眯起来,她眼睛小心量更小。

儿子前日给她讲过酥山做法,委实复杂,她懒得搞。

现在

她决定明日就上个酥山,不仅做酥山,还卖糕点,不仅在夜市上卖,白日里还让人去九福楼门口卖。

不就是抢对方生意,她也会。

瞪了一眼胖子,吴氏忍耐下来,她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