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
实训的时候就已经是藩王的皇子,仁武朝以来就朱靖垣这么一个。
两人可以按照朱靖垣的命令,在大食国的体系内任职晋升。
如果大食国以后撤藩了,他们大概率能够平级转入大明的官吏体系。
在是大国晋升的速度,受朱靖垣的影响极大。
关键是,如果朱靖垣以后登基为帝,那大食国极大概率会同步撤藩。
在大食国任职就相当于晋升的快车道。
只不过,无论怎么走快车道,也没有直接躺到大学士更快。
甚至于,真的想要当尚书,也可以选择先躺到大学士,再去外朝当官。
毕竟那时候也才三十五岁,从县令开始晋升也不算特别晚。
作为皇帝信任的幕僚外放,肯定能够迅速的晋升。
再熬个十几年,估计五十出头的时候,就可能真的当上尚书,这仍然不算很晚。
正因为如此,直接选择这一条路,会不会让朱靖垣觉得没有上进心呢
老实说,朱靖垣自己稍微有点担心他们俩跑了。
朱靖垣知道现在大明官场啥情况,到处都是非常缺人的状态。
自己想要找几个靠谱的官员可不容易。
特别是这俩还是历史证明过的能用之人。
这两年自己也亲自确认了他们俩确实都是能干事的人。
林则徐现在二十二岁,就把从多个藩国同时移民并建设大型工业园的事情管清楚了。
牛鉴管着自己后勤方面所有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大的纰漏。
看着两人似乎有点纠结,朱靖垣就直接开口挽留了
“如果两位先生还没做好决定,不妨先跟着我去继续去殷洲。
“老实说,现在到处都缺人,我希望两位先生能够继续帮我。”
朱靖垣既然都这么说了,已经熟悉朱靖垣性格的俩人,也就都不再犹豫了。
两人一起站起来拱手行礼
“敢不从命。”
朱靖垣也笑呵呵的拱手
“那就通知潘先生,让他尽快赶过来,接管蒙县的事情。”
两个幕僚再次答应着。
然后三人再次坐下,继续讨论各方面的细节,可能想到的细节。
第二天清晨,朱靖垣和日常一样起来,穿上自己发明的作训服,汇合了爷爷一起去靶场。
到了地方,朱仲梁首先拿起了一个弹夹,一边往里面压子弹,一边跟朱靖垣说
“跟你爹写个建议额,我湖涂了,不用给他写,皇家内部的事儿归我管。
“回头我下个旨,以后皇族子弟日常训练和考核,都改用你发明的突击步枪和冲锋枪。
“压子弹列为必练和必考的项目。
“同时,可以开始建设这种所谓减威力的子弹生产线了。
“在新天府也直接开工建设足够的枪械和子弹产线,给新天府部队逐步更换枪械。”
朱靖垣对此没有意见。
突击步枪取代栓动步枪,可以算是未来的趋势,所以直接点头表示赞同
“那咱们就建,更换枪械也是应该的,不过得同时全面提升后勤能力。
“这就得修路、修机场、造卡车、飞机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朱靖垣让工部设计了对应的压子弹工具,但那是在后方和后勤用的。
士兵上前线的时候,不可能随身带个占地方的压子弹工具。
随身带的弹匣都打空了,如果战斗还没有结束,那就只能手动往里按子弹了。
朱靖垣自己也开始压子弹,同时就自己最近考虑的事情,询问朱仲梁的意见
“爷爷,您给点建议,我去殷洲的时候,应该带哪些东西和设施过去”
朱仲梁毫不迟疑的说
“能带的都带走,特别是你那几个什么实验室,反正你退休之前回不来了。”
朱靖垣本来准备跟爷爷探讨一下,让他给点详细的建议,帮助自己决定怎么选择取舍。
结果这老爷子倒好,这想法真的太简单粗暴了。
这次离开大食国之后,自己退休之前可能都回不来了。
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
“您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朱仲梁已经压好了一个弹匣的子弹,马上把它装到旁边的突击步枪上
“在新天府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当然也得包括你搞出来的这些新产业。
“倒不如说,重点就是你的这些新产业。
“比如石油化工产业,南殷洲不是也有石油吗
“关键是那边石油产地周围的环境,比你现在的大食国的海湾里面好多了。
“那边的石化基地,石化产品纺织基地,可以直接挨着油田建设,可以全都放一起。
“你的几个实验室,可以整体搬到新天府,环境比流沙城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