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
经此一事之后,肉眼可见,二皇子一党应该是再也起不来了。
皇帝也知道立太子的事情再拖也得做,于是干脆就立了大皇子为太子,他也不清楚自己还能活多久,大乾朝能有一个勉强还算适合的太子也不错,只不过尽管如此,在他死之前,权力,都要在他自己的手中。
而不是分割一半给太子。
大皇子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恐怕他也不会放在心上,皇帝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有多久能活就让他的父皇再把住权力几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他已经是太子了,三皇子四皇子压根就没有和他一争的能力,剩下的皇子才一两岁,根本就没法等到长大和他争。
只要他在这几年不要犯什么大错,这皇位,迟早就会在他手上。
大皇子一党都沉浸在欢喜当中,他们压根就没想到,前一刻他们还在担心皇上会不会信了大皇子克皇上的流言,下一刻皇上就封大皇子为太子了。
而江启,也在这时候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升官,贺茂徳原本是户部尚书,现在他被打入大牢,还处于清算的过程当中,但无论如何,结果都已经定了,他定是没办法再回到这个位置上了,所以户部尚书的这个职位也该让给别人了。
毫无疑问,皇帝脑子里想到的人就是江启。
户部在六部当中的地位比起工部是要高上许多,江启从工部尚书转到户部尚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就是高升了。
对于这场升职,江启还是比较喜欢的。
上位之后,他很快就把贺茂徳贪污的那些账目都给整理出来了,尤其户部还掌管着全国的土地,想要看贺茂徳名下有多少土地简直易如反掌。
包括锦衣卫那边,也对贺茂徳的财产进行了一个调查。
江启直接把所有的人整合起来,全都给了皇帝过目,皇帝看后更是勃然大怒,好家伙,当初贪污的时候朕还以为你献给朕的是大头,结果好家伙,大头全给你拿了啊。
气得他直接判贺茂徳抄家问斩,贺家的一干人,做坏事的就跟着问斩,其余的流放。
贺家的事尘埃落定,朝堂的格局暂时也稳定下来了,但江启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自己作为皇帝最受信任的臣子,为了抑制住太子的势力,日后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多。
但不得不说,这种感觉江启实在是台喜欢了。
穿越到古代为官一场,如果不能体会到一场权倾朝野,那得是多么的遗憾啊。
不过江启没想造反,昔年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受到皇帝信重、名留青史的权臣,他的目标就是这样。
既要当权臣,享受权力的滋味,也要安稳的退下去,安享晚年,在历史上留下一个美名。
之后的日子果然不出江启所料,太子之位定下来之后,朝堂一时没有和太子争锋的皇子,这也就意味着皇帝需要自己下场了,当然,皇帝肯定不会亲自动手,而是决心想扶持保皇党这一派的势力了。
这其中,最让他放心,又好用的,毫无疑问就是江启了。
江启已经是户部尚书,在皇帝的暗中授意之下,江启身边也慢慢汇聚了不少的人,大壮、虎娃这两个江启的堂哥也被扶持起来了。
这让江启不由得感叹,看来以后他就算是明晃晃安插自己的人手,皇帝都会愿意,毕竟皇帝现在就是想让他的势力更大一些,和杨烨能够分庭抗礼,甚至是压下杨烨和大皇子。
正常人怕是连做梦都不敢想这样的好事吧。
也正是因为发展的太过顺利,江启也时刻在心中告诫自己,可不能飘了,别忘了皇帝本质上是个什么人物。
时间转瞬即逝,很快,就又到了年底,快要过年了。
而这时候,二房一家子也终于从老家那边回来了。
“小六。”从江启去修理河道的那三年,到回来的这半年,文生已经是差不多四年没跟江启见面了。
这会儿一时看到人,情绪激动得不行。
素来内敛的性子也控制不住大步跑到江启身边,上下打量着江启,一双眼睛里满是欢喜“小六,这么多年,终于又见到你了,你之后应该就会在京城了吧不会再出去修河道了吧”
那修河道一次就要三年多,要是再去几次,一家人要何时才能团聚啊。
他知道江启在修理河道上立了功,就怕皇帝觉得小六在这方面有天分,就安排小六继续去干这种事情。
江启看到文生也是高兴,他眼中笑意满满的回答道“放心吧,以后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应该就待在京城了,修理河道的相关资料,该教的我都已经教给其他人了。”这对于其他人也是一件功绩。
“那就太好了。”
江启道“我听说你今年已经考上秀才了。”先前二房有寄了一封信。
“嗯。”文生道“考上了,就是不如小六你厉害,次次都考第一名。”
江启道“你这考的也不错了,排名都在前面。”没有辜负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