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麻这种植物不是任何地方能够种,它们在种植当中对土壤的肥力需求很高,很容易就让土地由好田变成坏的,减少作物的产量。”
“但是棉花不会,去年刚从海外得了这棉花之后,臣就让人在各处种过,棉花在各种土地上都能种,有些地方的土地既然不适合种植粮食,那么换成种棉花的话,也能为那个地方的百姓带来更多的收益。”
在他们讨论这些的时候,张公公早就已经机灵的让小太监去把今天江启送过来的棉花织物给拿过来了。
皇帝摸着这些,棉花听着确实是比蚕丝和葛麻要好些,他沉吟着“真要是这么说的话,这棉花确实是对百姓有益。”尤其是在保暖御寒上。
他是知道,每年的冬天都会有不少人冻死。
这个东西要是真像江启说的那样,以后百姓们也会对朝廷心怀感恩。
当然,这东西种出来了,到时候也可以卖给周边的国家,对朝廷国库收入也有利。
他的记性还不错,“你先前说是三四月的时候播种,现在已经是六月了”
江启说道“这棉花是去年才被人从海外带回来的,已经实验着种过一季了,今年因着臣在外地忙着没注意到这事,他们也就把那些再次全都种下了。”
“先前的种子也不算多,臣已经派了人再次去那边多买些棉花种子带回来了,等到明天春天刚好可以种下。”
皇帝笑了起来,他倒不介意江启没有第一时间就给他献上来,这种东西当然是做臣下的研究完全,才能呈到他的面前,“好,你已经是工部尚书了,到时候就自己安排吧。”
江启答应下来。
“臣还让人在外面找寻其他的作物,希望到时候能有其他适合咱们大乾百姓的作物就更好了。”
皇帝说道“你倒是对外面的东西很感兴趣。”
江启道“这地方这么大,就像是咱们的丝绸还有茶叶,那些海外的国家奉为圣品,没准那边也有好用的东西呢。”
两人说完了正事,皇帝想起了自己今天故意将江启留下的事情,于是开口说道“江卿,你现在的年纪也差不多该娶亲了,你心中可有合适的对象”
江启心道难道皇帝是想给他赐婚
他摇摇头“臣还没想到这个,也不清楚应该找个什么样的才好,在臣看来,这个应该得要看缘分吧,没准哪一天就遇到了一个喜欢的姑娘,然后就成亲了。”
皇帝见他说话大方,丝毫没有什么羞涩的地方,就知道这孩子估计还没有开窍。
他只是一时想起所以问问,没有真要立刻给江启定下来的意思,他只笑道“等你日后有了喜欢的,朕给你们赐婚。”
能够由皇帝赐婚,那是一种荣幸,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江启立刻谢过了皇帝。
唠了一会儿嗑之后,皇帝也就放江启离开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江启就渐渐的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朝上确实没有什么大事,他显得很是游刃有余。
除了所有人都在关注他的婚事之外,江启也就没有别的烦恼了。
江家以及皇帝那里,对江启的婚事都不急,但江启确实年纪已经到了可以娶亲的年纪了,江启只是还没有遇到喜欢的人,倒不是对成亲这件事都反感,他并不排斥成亲,只不过想要顺理成章的罢了。
他天天都在朝堂,所以这种事情倒是没有拿在他面前来说。
倒是张韵秋那边,在宴会上的行情一下好了不少,大家都想把自家的女儿、侄女之类的,全都在她面前晃一圈,恨不得让张韵秋立刻就订下自家的孩子。
张韵秋看得简直头晕眼花。
甚至还有不少的年轻女子现在格外喜欢在江家开的铺子里去买东西,没办法,江家的铺子都是自家人在管,十有就能看到张韵秋。
就连已经嫁出去的杏花,想和她交好的人都多了。
齐明月过来江家的时候,说起过一次杏花去参加宴会的盛况,简直都要哈哈大笑,“小六你现在长大了,可真是有出息了。”
江启无奈,又看向杏花,说道“杏花姐现在怀孕了,那些人多的地方还是少去一些,免得冲撞了。”
说着,他就示意杏花伸手,顺道给杏花把把脉,看看身体情况如何。
杏花一边把手伸出来,一边解释道“那是静怡开的宴会,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来,我就去了。”
静怡姓赵,就是江启曾经在翰林院的同事,凭着画图纸致富,成功在京城买下大房子的官员,赵翰林的夫人也是当初在宴会上,最先向张韵秋示好,伸出橄榄枝的人。
这么多年下来,张韵秋和赵夫人相处的不错,关系很好。
连带着,杏花也就和赵家的闺女相熟了,几个人玩的很好,就算是双方都嫁人了,情分也依旧没减。
赵静怡嫁的丈夫官位不算高,以往的聚会也都是大家相同水平的来,确实是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去。
齐明月嘲笑了一会儿江启之后,就和杏花聊她们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