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江启立时宣布道“那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江家只有一个马车,他们这么多人也坐不下,横竖金鸣街距离这里也不算是特别远,大家干脆就走路过去,一路到了那边,大家沿着街道一直走,等走到了正门的时候,就看到上面一个大大的牌匾写着江府二字。
字体飞扬恣意,江启一看,就认出了这是皇帝的字体。
吴氏震惊道“咱们刚才从那边一路绕过来,就是绕的这座宅子吧,这得是有多大啊,皇上给小六的府邸就是这里”
其余人也望着这宅子延伸出去的方向看过去,这怕是至少都得有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的几个大,这么大的宅子,怎么才能住得下啊。
江启道“就是这里。”
说话间,大门就被人给打开了,一个小太监从里面一溜烟的走了出来“见过江大人,小的是内务府派来暂时看着宅子,等候江大人的。”
毕竟这偌大的一个宅子,就这么空荡荡的没个人也不好,而且江启他们到来,也能够避免走错了地方等等。
小太监引着江启他们进了里面,而后就在边上等着,看江启他们需要的时候,就开口给他们介绍。
进入到里面之后,江家人属实是见了世面了,虽然这宅子他们还没住进来,但并不意味着里面的家具这些还需要他们自己再一一的购买,所有的桌椅、床铺,乃至一些摆设,都是齐全的,江启心中感叹,这些东西,怕是得要花不少的银子。
尤其是一些花瓶之类的摆件,绝对的值钱。
江启也听小太监介绍了,他们都是按照皇帝的吩咐来办的。
在这一刻,江启想着皇帝以往挥金如土的作风,竟然是担心皇帝把钱用光了,想完他就在心里唾弃自己,人家当皇帝的,再穷也不至于穷到哪去。
这宅子极大,走了半天,脚都走累了,等到大家终于把所有的地方看完了,已经是到了中午。
他们回去吃了饭,饭后就各自去忙自己的了。
等人散了之后,张韵秋才私下问着江启“小六,你是怎么想的,那宅子要搬过去吗”
江启点点头,“那是皇帝赐下来的宅子,肯定是要搬的。”
张韵秋问“那家里这么多人,你是想怎么搬大家都过去,还是分开来”
江启闻言反问道“娘你不想和大伯娘还有奶奶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吗”这个正常,在现代的时候多得是人想和长辈们分开住。
张韵秋想想说道“倒也没什么想不想的,大家一起住在一块比较热闹,咱们做生意也需要经常在一块商量着来。”
许是一直以来和大家都相处的不错,张韵秋倒没有和大家分开住的那种想法,尤其他们现在在京城里住着,在家里的时候都有丫鬟干活,她们自己不需要忙什么,而且每一房都有各自的院子,大家管好自己就行了,至于在外面的生意上面,几个妯娌都是勤奋的人,并不会刻意占某一个的便宜,或是去偷懒等等。
所以她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鸡毛蒜皮的矛盾。
当然,张韵秋也心知肚明,自从儿子进入白鹤书院,显露出自己在读书上的天分,还会往家里挣银子以来,两个妯娌平时对她都会更容忍一些,所以这些年下来,她自然是过得很好,没感觉有什么吃亏等的问题。
但是另外两房就不一定了。
没准人家还觉得处处在让着她,心里不舒服呢。
所以张韵秋这会儿才会单独来找儿子说这个事情。
当然,另外两房的意见要考虑,更主要的是儿子自身的意愿才行,她并不想儿子为了迁就他们而怎么怎么样。
她继续说道“这个你不用看爹娘的意见,我们怎么样都可以,看你自己就行了,你要是觉得不太方便说,到时候娘去和你大伯娘她们说就是了。”
“再说了,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是要成亲了,单独住也正常。”
虽然说是单独住,但是江启也清楚,这也就是他们三房单独住还差不多,就算是他现在已经成亲了,也不可能丢下父母,自己去住那么大的府邸啊,他爹娘就他一个儿子,那得招来多少说嘴的。就算是要分开,也得是爹娘住的和他的房子差不多才行,显而易见,皇帝赐给他的这座宅邸,江启寻思自己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买下一个差不多的。
一般在独子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撇下父母独自住的。
还有就是爹娘要是过来,爷爷奶奶肯定也要跟着一起,他都是工部尚书了,这么大一个官,让他的爷爷奶奶跟着另外两房挤在一块住,也不是那么回事。
这么算下来,还不如大家伙全都住在一起呢。
反正这新宅子更大,几个院落都有自己的厨房等等,专门就是给当下各个大家族都住在一块考虑的,根本就妨碍不了什么,别说是他们家这几个人,就算是再加一些也是足够的。要是大家不来一起吃饭的话,就跟各自小家庭自己过日子差不多。
当然,潜意识里,其实江启就没想跟家人分开住,他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