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从唐启阳手里接过一只兔子, 进厨房看快煮好的饭。
唐启阳拿用绳子绑两只兔子的腿,去柴房放进旧竹筐里养,回头从徐兰手里拿那只来杀。
这次来支援的人是军人, 他们不意外, 倒卖粮食的案子大, 军人来支援能威慑心术不正的人。
而且他们干活肯定比之前来支援的人利索,体力也足。
唐启阳快速杀兔子清理干净, 斩块扁炒烧上。
饭煮好闷着,厨房里热, 徐兰去餐厅里坐。
过半个来小时, 晓岱冲进厨房:“爸, 解放军叔叔不住进各家, 在祠堂里和外面的地上睡。”
唐启阳盖上铁锅的盖子说:“正常,你来看火。”
现在天热, 露天睡还凉快, 只是祠堂前面地上铺的是青砖, 晚上会散热。
不过,那里白天用晒席晒粮食,挡住大部分阳光, 晚上睡应该不会太热。
“哦。”晓岱应声看火又说:“爸,一队和二队也是解放军叔叔来支援。”
“嗯。”
晓风几个随后回来分开去忙,喂猪的喂猪, 喂鸡的去喂鸡。
兔肉性凉, 徐兰不能多吃,唐启阳又蒸一点腊肠,蒸几个鸡蛋。
明天开始收稻谷,晚上一家早早睡下。
次日凌晨三点多, 唐启阳起床做早饭,和晓风晓语吃过饭后出门上工,这回晓语也下田割稻谷。
徐兰在平常时间吃过早饭才去上工,这回她和一些中老年妇女还有同样大肚子的妇女负责晾晒稻谷。
她到祠堂时已经有三个人到,已经在搬晒席。
徐兰和她们打招呼后进侧面的房间提出晒席。
竹皮的晒席有点重,一般人是扛着,那三人见她轻松提着有些惊讶,想和徐兰说话但陆续有人来打招呼就没说。
她们刚把晒席将祠堂前面的空地铺完,就有壮年男人和军人陆续挑谷子前来,于是她们忙倒出稻谷,用木耙摊开谷子晾晒。
祠堂前的位置用完,扛晒席去大路边打开,晒上谷子。
阳光猛,晒席里的稻谷颜色没多久就由深变浅,徐兰和其他人把晒席折起,谷子折成一堆,再用木耙摊开,翻面晒。
晒谷子能在阴凉下休息,比割稻谷轻松很多。
她们不翻稻谷时伸手帮负责给三十个军人做饭的人择择菜,搭把手,说八卦,说解放军们干活猛,不惜力气,黄家湾的谁家打听二队的谁家姑娘,兴良眼神高
徐兰不喜欢说这些,从不插话,原主以前就很少说话,倒不突兀。
晓婕接过两个姐姐的担子,带四妹和小妹负责家里的饭菜和家务活,她心里虽然忐忑,但跟着大姐和二姐在农忙时负责家里的饭菜几年,有丰富的经验,就照着姐姐们之前的模式干,给爸爸送点吃的回来带着两个妹妹忙活。
晓风和晓语十一点多就回家,喝水休息就去厨房和妹妹一起做饭,做好后晓风吃饱去接替妈妈干活,让她回家吃饭休息。
晓语给她爸去送饭,徐兰回家吃饭歇到两点就去把晓风换回家,姐妹俩歇到三点多再下田割稻谷。
三点多的阳光还是很猛烈,稍一动就汗汗水直流,更不用说在太阳底下割稻谷。
晓语第一次下田割稻谷,很不适应,浑身痒和热得难受,很想停下不干回家。
停下不干回家爸妈不会说什么。
但想到爸妈每年都这样,大姐这两年坚持下来,晓语咬着牙割着稻谷,要考大学在城里工作的心更加坚定。
徐兰她们五点半就开始收稻谷,搬运稻谷进仓库,差不多一个小时收完收工回家,天还亮着,田里的人还没下工。
徐兰回到家到晓婕三个已经做好饭,刚喂完猪。
徐兰洗手后问晓婕:“老三,家里能忙得过来吗”
晓婕浅浅笑说:“可以,四妹和五妹都帮忙做很多事,四妹力气比我大。”
晓岱邀功:“我提猪食到猪栏前。”
徐兰在院子里的小凳上坐下:“挺好。”
晓雯靠近妈妈说:“妈,我一个人喂鸡。”
“好。”
“”
晚上天黑后唐启阳父女三人才回到家,唐启阳回到家就问徐兰:“今天怎么样”
徐兰笑说:“晒谷子很轻松,我肚子大,不用扛和挑稻谷。”
唐启阳脸上露出笑:“那就行,不舒服就不上工。”
徐兰:“我知道。”她看向晓语问:“老二,你怎么样”
晓语有气无力说:“我还行。”
徐兰和她说:“太累明天就不去上工。”
晓语迟疑一下坚定说:“明天我还去。”
行吧,孩子挺要强。
和往年一样,先吃西瓜,下田的人歇缓过来再吃饭。
晓婕做的菜还可以,比她两个姐姐差一点点。
饭菜都是温凉的,吃得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