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仙月湖边相遇的酒友。
听到他的话,仙舟上人都转头去看韩牧野。
韩牧野面上神色淡然,轻声道“不知青藤先生本准备如何修行”
徐谓笑一声,面上露出一丝孤寂,然后转头看向河面。
“我本准备就在这大河上荡舟三年,等肉身,便自沉河底,做个河神。”
“但今日你一句话,让我有些犹豫了。”
他呵呵笑一声,低声道“我也不知我的犹豫是因为还有丹心照汗青之志,还是生死之前大恐惧,好死不如赖活”
人在生死抉择之前,有多少能坦然面对
甲板上,没有人笑话徐谓。
大修士又如何,真性情也。
韩牧野点点头,朗声开口。
“前辈,我曾遇过白鹿山书院教习代山长东方书。”
“那时候的他已是儒道大修,在白鹿山教了三十年书,其中最有成就的,在县城做个捕快,还死了。”
“他绝望吗绝望。”
“此生无着,名利皆虚,怎能不绝望。”
“他迷茫吗迷茫。”
“同是儒道大修,人家在皇城书院名传天下,他在白鹿山寂寂无名,怎能不迷茫。”
韩牧野转过头,看向四周。
“今日的东方书虽然不算名传天下,起码也是一方大儒,名声不逊皇城书院任何人。”
“其实,他与这湖上成千上万的儒道修行者,又有何区别”
“青藤先生,敢问路在何方”
不等徐谓开口,韩牧野已经轻声道“路,在脚下啊”
徐谓立在原处,身形不动。
但他身上却有不断震荡的迷障之力,似乎要将他和前方的韩牧野吞噬。
言真轻目中透出疑惑,终是顿住。
他刚才已经压制住了徐谓的迷障,为何此时又起
“哈哈,路在脚下,路在脚下。”
徐谓长笑,一挥衣袖,高声道“那我就自散修为,换取五十载寿元,将一身所学传承下去。”
“酒友,你说,我是留在皇城书院,还是去白鹿山书院”
散尽修为,换取五十年寿元,然后将传承流传。
徐谓一句话,让仙舟之上所有人瞪大眼睛。
一位世间名扬的大儒,竟是要以此生修为,传承教化
不少大儒都是眼中精光涌动。
立在不远处的那些后辈已经难以抑制上前的冲动。
成为徐谓的弟子,得其倾囊相授,此生成就无量
“青藤先生,皇城书院有的是大儒,白鹿山太远,依我看,你就在这永定河上传道讲学,来者不拒,岂不快哉”
韩牧野看着徐谓,朗声开口。
他没有劝徐谓不要散去修为。
这等大儒行事,一旦选定目标,就不会更改。
不过韩牧野给了徐谓建议。
不去皇城书院,不去白鹿山,就在这永定河上传道受业,独成一派
徐谓去皇城书院,也就是大儒中一位,一身修为散尽换来的五十载,说不定也是碌碌无为。
他要是去白鹿山,倒是能让无数儒道学子景从,提升白鹿山书院的名声。
但韩牧野知道,徐青藤的治学之道与白鹿山是不同的。
白鹿山求的是入世,带剑修行,徐青藤崇尚出世,清谈诗词。
倒不如让他在这红尘烟柳之地,泛舟江湖,成为一个传奇。
等五十载之后,他如果有所悟,或许一步成圣。
若是无所悟,那就沉入大河,浪荡自在。
“好,好,人都能建书院教学子,我徐谓为何不能”
徐谓长笑着看向四周,高呼一声“从明日起,我青藤徐谓就在永定河上”
他话没说完,就听韩牧野高声道“青藤先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何不就今日就现在。”
看向四周,韩牧野伸手指向仙舟周围环绕的那些画舫“这里有无数儒道学子书生,无不仰慕先生才学,先生不如今日就挑选弟子,我们还能做个见证。”
说着,他抬手将一份手书拿出“刚才我在路上收到一份书册,作者乃是观湖县学子齐常,这稿子不错,青藤先生可一阅。”
韩牧野的声音响亮,十里可闻。
远在河岸边,一位手中端着酒盏的青年本准备将酒送到嘴边,听到韩牧野的话,忽然一顿,整个人愣住。
“振通兄,是你的稿子”他对面的青年一声低呼,仿佛被蛇咬了腿,一跳爬起来。
坐在他对面的齐常点点头,在周围无数学子羡慕的目光中淡淡道“民生兄,淡定,淡定,喝酒。”
他将酒盏往嘴里送,却送到了鼻尖。
仙舟上,徐谓轻轻接过那书册。
他目光落在书册上,细细的看,看的很慢。
手指划过书页,带起沙沙声。
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