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人协商之后的决定。
餐馆一个月大概是八百块的利润。这样一来六百归了昕姐,她累一点也没意见。
程澜都在北京买房了,她也想攒钱去北京的团结湖小区买个52平的。乐得多挣一点。
所以商量的时候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她都忍不住和程澜道:“估计以后再找不到像我和秦柳这么合拍的合伙人了。”
秦柳也还有两百进账,就这也算是高收入了。
顶大伯母两个月的工资,顶别人更是起码四个月了。
这也是秦柳的还击。
虽然她没想过要同意过继小叔子的儿子,但凭什么她婆婆认为她挣的钱要给别人的儿子继承啊
她有儿有女的。干脆不去上班了,就在家陪女儿。
就这样她也是有收入的,腰杆可以挺得很直。
女儿那里花的钱她说和胡进一人一半。
把胡进气得够呛,“养小墨的钱你和林主任一人一半,那是因为你俩离婚了。咱俩又没有离婚,养媳妇儿和孩子是我的责任。你的钱留着就好。我的钱肯定给我媳妇儿和女儿用。不会给兄弟、侄儿那样的外人的。父母那里该孝敬的我和兄弟一样。”
程昕进来说起,闫淑芬都忍不住道:“还是得看男人啊,男人拎得清就一切都好说。不过,也是胡进当年下乡和在乡下十年,被寒了心。不然当儿子和父母疏远成这样也少见。”
程昕心有戚戚焉的点点头。可不是这样么
她现在就希望将来杳杳不要有婆媳问题。
旁听的程澜想到了林琅。她以后应该没有婆媳问题吧
康老师的妈妈早都去世了。
林琅的事吧,她自己不说,程澜也不会多嘴。
但她和林琅说了,如果大伯母问她,她会照实说。
回来四十天了,程澜没有和高煜联系。
高煜也罕见的这么久没有跟她联系,信件和电话都没有。
程澜是觉得有点尴尬,估计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也可能最近他们营地里比较忙碌。
以前也常常十天半月才联系一次的。
倒是方奶奶不时的给她打个电话来,说一说她房子修复的进程。
老太太没事,经常和石阿姨坐着三轮车就过去帮她监工了。
她腿脚利索,上下还挺方便的。
相对她的离休工资又不贵,就没有去干休所要车接送了。无谓浪费油钱。
但其实干休所的人很乐意为她服务的,一个电话忙不迭就准备好车上门了。
因为她儿子是旅级干部。她大孙子摆明了会很有出息。
人嘛,都是比较现实的。
林琅周末也一道过去。听她说那附近的居民从韩江波那里得知了方奶奶的身份,那是肃然起敬。
自然也没人敢糟蹋程澜的房子了。就是施工队的人,都又勤勉了几分。
方奶奶跟人说这是她孙女的房子,程澜也算是拉大旗作虎皮了。
这话倒是说得过去,她和别人介绍林琅也说是她的孙女来着。
把老战友的孙女都当自己的孙女看待嘛,没毛病。
这会儿程澜和林墨早早出来。林墨是到楼上他妈那里吃的晚饭,程澜是和员工一起吃的。
程昕和程杳不在,程昕四点下班就回去了。
她每天也忙碌得很,晚上的宵夜她教了那两口子一段时间也就放手了。
嗯,不在也好。
一会儿小地主和舒姐还有楚伯母、楚锦瑟也要来看录像的。
程澜也招呼了小地主一声。
楚锦瑟已经在舒姐的帮助下转学到成都一所相对普通一些的高中了。
她的户口也挂在了哥嫂买的婚房下头。
小地主和舒姐已经领了证搬到新房子去住了,5月1号会在夏老板那里摆酒。
程澜作为合作伙伴,届时自然是要去的。
她盘算着这个红包还真是不能给少了啊。
另外,他俩在村里还会再办一场。
已经在开始修柏油路了,他们准备坐火车到x山,然后再坐小卖部的货车回去。
货车还有两个座位嘛。
届时一家四口分成两拨回去就是了。家里的准备工作,楚锦绣在张罗着。
小地主来得也比较早,进门之后他对程澜道:“你觉得隔壁餐馆的模式如何”
程澜道:“你说咱们到时也那么搞”
“是啊,我负责经营管理,你也分一半的利润分红给我。”
“你不是也要去广东那边么”
楚锦程道:“后来想了想,还是先别惦记那么远了。我就考西南财大吧,把这个批发零售的生意做好先。成都就作为中转站,离广东和咱们县城都不是太远。反正等柏油路修通,八个小时就到了。这就方便许多了。”
程澜道:“具体方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