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斩将,无异于自断臂膀,助长敌人气焰。
他们愚蠢的皇帝啊,果然应该提早死二十年。
渔阳鼙鼓过湩关,此日君王幸剑山。谶句里的这句诗表示了安禄山从渔阳起兵,一路杀向长安的过程也表示了 惊慌失措的唐玄宗西逃入蜀的无能。
没有明朝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血性与魄力。
唐玄宗把安史之乱过成了菜鸡玄宗,在线跑路表演现场。
带着杨贵妃以及宗亲逃离京城,让大唐失去最佳战机,让大唐的将士们失去了士气,让叛军有机会兵临长安城下。
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就像历史上胡人南下一样,这些外邦统领的叛军,残忍血腥。
宫室十不存一,百姓不满千户。
盛极一时的大唐京都长安城。
百万家一朝尽毁,沦为人间地狱。
贞观朝的官员们只觉得幻灭,真的是原先对这个玄宗是有多期待,现在就有多讨厌他。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为何朕的大唐君王做不到,盛世迷人眼,不过百年时间,李氏宗室就无人敢御敌吗”
李世民眼露悲伤“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百姓困苦,如此多的错误还是盛世吗”
他要列举,简直可列举出一堆东西出来,都是他从这段视频中看到的。
为何国祚仅一百三十余年的大唐王朝会落得这种粉身碎骨的境地。
大唐的国力攀上巅峰注定会跌落吗为何不能长久地维持盛世之景
李世民心中难受极了,外显得眼眶都红了。
攀上最顶峰的盛世就一定会跌落吗他们大唐也不能逃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朝代规律吗
李渊不能体会李世民那种对大唐未来走向的迷茫感,他只看到了现下,李渊抱住李世民哭唧唧,直言道“吾现在觉得,虚心纳谏真的是你最大的优点”
他原先不明白为何仙幕在夸自己二儿子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拿虚心纳谏说事,并且在介绍后面的高宗、周皇和玄宗时总也是离不开纳谏,现在啊,他终于知道了。
不广纳贤言的弊病就是像玄宗一样,身边只有天天高奏凯歌报喜不报忧的人
呜呜呜呜,他的大唐啊
李渊这是真难过啊。
看到后面的战场应对方面,那真是越看越让人生气。
其他臣子们的心境和李渊差不多,太宗一朝的臣子们絮絮叨叨,念念不休。
“这玄宗简直蠢到机智,这些边关将士们经过战场血雨腥风的洗礼,是能小瞧的吗那可是个个骁勇善战、如狼似虎的边关将士,哪是中原养尊处优四十年的兵油子能对付得了的”
“两军对垒,可不就是一触即溃要想有这个速战速决的勇气,你就得有底气,有实力啊”
程咬金他们看得有多难过谁知道啊,本以为民不知战是他们最期待的事情,没想到玄宗一朝反向操作,让他们这知道国家承平已久,民不知战的结果可能是各州县面对外敌望风瓦解,官员投降跑路,百姓任人宰割
太宗一朝的武将们“qaq”
真相太残忍了。
他们该何去何从
难道注定一辈子操劳命吗
可能是李唐命不该绝,不是每个李唐宗室都像唐玄宗一样无能懦弱,会在危急关头弃把百姓于不顾,在看到安禄山叛军的暴行后,有识之士强烈愤慨。「1」
在太子的李亨的带领下,在李辅国等人的支持下。
有识之士带兵北上和叛军对战。
李亨自请为帝,号令天下。
用郭子仪、张巡和李光弼等人收复失地。
其中以张巡最为厉害,他所带领的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后期收复战中最为惨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战。
屡破敌军,历大小数三百余战,张巡以两千人扼守城墙单薄的宁陵、雍丘60多个昼夜。
之后转战睢阳,张巡领七千兵,在尹子奇十八万叛军的围攻下经过四百余战,但仍坚守睢阳。
为何要守住睢阳,因为睢阳是富饶江淮地区的屏障,只有守住它,才能让唐军有时间征收江淮地区的税收和粮草,才能让大唐有一线生机,要不然中原大地就直接归属番邦,难以翻身。
七千兵对抗十八万叛军,固守一城,注定是艰难的。
新唐书卷一百一七有记载:
被围久,弹尽粮绝。
初杀马食,既尽。
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城破,遣民止四百而已。
终,固守睢阳10个月。
张巡,以整个睢阳数万人口被吃到只剩下四百余人的人口,换取唐军的粮草,换取唐军有能力与叛军一战,换取保全中原,换取保全大唐,换取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