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想的没错,确实身边不止一个人觉得他的说法荒谬。
连武将都知道房玄龄所言乃是无稽之谈。
秦琼面色一言难尽“行工业化之法,发展商业可行。但若说到器开道,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 ”他摇头,“未免太过于天方夜谭。”
换言之,别想了,太荒谬了。
其他臣子该说不说,也觉得过于荒谬。
在一旁倾听臣子们对话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个残忍的事实。
徭役多是建道路,疏通河道等基建工程,一个朝代若想要让民生发展,少不了年年月月基建,每年各个地方的基建工程数不胜数,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地方会不会炸不知道,但户部一定直接破产,然后国家财政定然崩垮。
在场君臣想象了下房玄龄说的那种程度。
那这个国家得发展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啊,反正他们现在的贞观是不可以。
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期待那种国度。
一颗工业与商业化并存的强国种子,落在了他们心尖,静待时机,生根发芽。
方法和方向有了,目标和终点还远吗
贞观十三年,为了维护国家安稳,百姓付出良多,二次进攻高句丽,征发民众造船“州县督迫严急, 民至卖田宅、瀚子女不能供。”「1」
那时候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谷价踊贵, 剑外骚然,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1」
十室九空, 数郡肖然,五年不复。「1」
看到二次进攻高句丽所带来的影响,众人震惊。
仙幕方才的夸赞还萦绕耳边以两千人的代价,斩首四万余级,攻占十座城,赢七万人,马五万匹,牛五万头 「1」
方才在夸赞中听得有多欢快,现在心就有多拔凉。
尉迟敬德缩头,众人缩头,因为他们都想到了隋炀帝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后引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这是多少荣耀都不能挽回的痛。
而现在仙幕说二攻高句丽民至卖田宅,十室九空
许多文臣目光悠悠,看向李世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尉迟敬德向自己亲爱的陛下投入自求多福的眼神。
李世民“ ”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语气尽量保持温和“相信有火器加持,打下这些手脚不干净的边邦定然会比之前轻松许多。”
众人一想好像也是,若是有火器加持,高句丽算什么算个球
于是殿中再次恢复君臣相谈甚欢之景。
今天也是君友臣恭的一天。
贞观十三年,魏征系统批评贞观,应该说批评唐太宗李世民走下坡路的奏章流传千古十渐不克终疏。「1」
君友臣恭场面结束,君臣一致看向被仙幕着重点名的某人。
这人批评皇帝的奏折名扬千古
李世民“”他被批的奏折名流千古
这是什么人间门惨案
李世民“朕朕,朕贞观十三年是做了何事 ”李世民颤抖着手,怎么就被批到传千古
在场镇定的没几个人,这些人中就数魏征这个当事人看着最为淡定。
魏征淡然,看着仙幕上那篇奏折的名字,仿若心中已经有了成算,他猜到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了。
就是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未来写给皇帝的劝谏奏折,不过他一点都不心虚。
忍陛下忍太久了,不吐不快,不利于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国。
他现在更加开心于这个奏折提早了这么久被皇帝看见,那得避免多少歪路啊。
在贞观年间门漫长的进谏与纳谏游戏中,李唐君臣民都想唐太宗变成一个真正的“内圣外王”。
嗯,是的,我们很爱面子的太宗陛下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想成为比肩尧舜禹的圣君。
李被说爱面子世民“”
李世民微笑,怎么,想成为圣君不行吗
高要求才有好结果
但不可否认,进谏与纳谏游戏还是走向形式主义。
魏征的这篇文核心观点是太宗无法慎终如始。
他说就如很多帝王经历的那般,在太宗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谨慎遵守前代君王成功治理之路,但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叛逆”。「1」
仙幕上直接把十渐不克终疏的原文拉了出来。
于是很荣幸的,还没有享受过的秦王李世民接收到了魏征刚柔并济的“毒打”。
秦王李世民目光沉着,虽然整篇文章尽量避免直白而是委婉含蓄,但也没有掩盖住其词正理直,有理有据,分析透彻入微,让他深觉词强理直,未来自己真会出现这些问题,也真得改。
秦王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下首的魏征,更觉得此人当真是知己竟然如此懂得劝谏,一时间门有种见知己的兴奋感。
他在兴奋,但已经是个成熟帝王,也已经多次受过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