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草药也是这么分门别类的,写好了的纸条用硬壳塑封包裹住,系在羊角。
龙傲在她旁边看她写字“我们家叫药庐了吗”
她用毛笔写的小楷,豪气之中不失清秀,相当赏心悦目。
哇,小棠梨还会写毛笔字,好好看啊
这毛笔字写得好啊,不练个十年写不出来。
叶棠梨颔首“嗯,就叫药庐。”丝毫没反对我们家。
在古代时,她就想找一处山清水秀处养老,种几亩药田,家门口的石头上雕刻“药庐”二字,听起来就很世外桃源,仙风道骨。如今愿望达成。
果然老祖宗说的不错,好事多磨,磨到最后终会有的。
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呀,今后分开了,大家还会在此重聚。
说得真好。
小药庐生意兴隆。
山羊们表示感谢,咩咩几声,羊角上的小牌牌是它们在药庐的身份象征,在红叶村横着走的通行证,不过它们不能再干坏事了,会被赶回山上的。
早餐后,叶棠梨写了一会伤寒杂病论。
边写边和导师语音电话。
霍鞠柳说“昨天那个汉医我们查了,是汉国大学的汉医教授,汉国比我们重视中医啊,不,应该这么说,他们尝到中医的甜头后,改中医名为汉医,并且自成一脉,流传至今,珍藏的典籍比我们国家还多。
许多我们国家流失的典籍,不是被他们私下买走,就是被岛国买走了,这一两百年他们也垄断了中药,买走了我国最好的中药,导致我们中医即使能治病也没有药材,中医就这么没落了。还好,黄海渃那边还种有中药。”
“他们有伤寒杂病论吗”叶棠梨问。
“他们有全本的,还改了名,叫伤寒杂病经。”
叶棠梨笑了,“乱改一气,当年张仲景写这个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写的,把真正的作者意愿给毁了,这也好意思。”
能称作经的只有四书五经这种级别的典籍,伤寒杂病论虽也是中医经典,但是作者谦虚谨慎,自称为“论”。汉国这一改,直接违背了原著医者的意愿。
叶棠梨上网查了一下汉国关于伤寒杂病论作者的注解,居然把张仲景国籍改成汉国。
啧,偷国是什么都偷啊。作者国籍也要偷。
汉国凭借一部伤寒杂病论,“创造”了汉医,在各个大学城里汉医专业,华国医者也想啊,但是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这么做。
而且他们的汉医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救助华国人,不给华国人看任何资料。因此从根上杜绝了华国拿到伤寒杂病论。
霍鞠柳叹气“这十几年汉医活跃在世界医学一线舞台,多次夺人眼球,全世界享有盛誉。和伤寒杂病论分不开关系。”
偷就偷吧,偷还能偷学得很好,这就让人恨得牙痒痒了。
叶棠梨噗嗤一笑,“不就是伤寒杂病论全本么,我今晚就能写好发给各位老师,汉国人牛什么牛”
霍鞠柳
“今晚写好棠梨你是在开玩笑么”
“不开玩笑,我现在已经写完一大半缺失的了,发给您看下”
霍鞠柳颤声问“可以么”
“有什么不可以,我发给您。”叶棠梨把还在编辑中的文件,发到微信聊天界面,大方极了,“随便老师你发给谁。”
黄帝内经都发了,她也不在乎多一本了。不知道霍鞠柳这么和其他老师解释的,反正其他老师没来找过她询问来源。
叶棠梨话音刚落,那边霍鞠柳就收到微信传来的文件,他不敢点开,先去抽屉里找出速效救心丸,拉着老伴儿的手说,“如果我晕过去了,给我喂一粒这个。”
“哦好。”师母已经见惯了丈夫最近的疯癫,她坐在沙发边,戴着老花镜继续织毛衣,手上的毛衣背心给叶棠梨织的。
她亲侄子在叶棠梨家,她已经给亲侄子织了一件毛衣,再给叶棠梨织一件背心,大寒之前,一齐寄过去。
霍鞠柳喝了一口茶,深呼吸几口气,颤着指点开
然后两眼一翻。
他老伴熟练地站起来,往他嘴里倒一粒速效救心丸。
然后在手机上按下120,看十秒后他会不会醒。
十秒不到,霍鞠柳醒了,然后捧着手机哈哈哈大笑,跑出家属楼,去楼上找老明。
“老明,老明,你在不在家,在不在家啊,看看我学生给我发了什么好东西”
老明正在家教训孙子,“啥东西”
然后明通达晕了,霍鞠柳从裤子口袋里摸出一粒湿了的速效救心丸。
明通达悠悠醒来醒来,抓紧霍鞠柳的手,“有了这个,我们中医专业能办起来了啊”
他五六岁的孙子拖着鼻涕跑掉,不做作业,明通达也懒得管了,打电话叫儿子来把他接走,糟心玩意,管他不如搞中医大事业。
等到八点半直播之前,副院长叫几位决策人来,商量要不要着手学院五年计划,开办中医专业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