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一百五十七 晋江独发(3 / 4)

不杀人

哪个皇帝杀得少了他当洪武大帝的时候,杀得可比这多多了,这还不够洪武朝的十分之一。

当皇帝看他是否勤政爱民,是否能开疆扩土,能否让百姓过上安定日子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管人家的私生活管人家嫁过几次人

看尽读书人丑恶嘴脸的朱元璋悟了笔掌握在男人手里,他们看不惯女人站得比他们高,便用恶毒的语言来攻击女人,贬低女人。

哪怕做得再好他们也能挑出错,挑不出错就制造错,然后夸大抹黑。

越挫越勇的朱元璋决定再来一把,这把他肯定可以完成任务。

李显的种不行,就选李旦的,或者太平公主的,或者让他们自己竞争,孙子孙女都可以,谁能做到他的要求谁就是下一任皇帝。

反正这天下也不是他的,皇室内斗会产生恶劣影响也不管他的事。

再提拔一些女官,扭转武周的口碑,他要让世人知道武周唯才是举,不分男女,比大唐好。

不难看出朱元璋的想法已经从看不起女人到理解女人再到成为女人,就是不知道这次的他能不能成功。

洪武时期

朱元璋“”虽然但是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

什么叫理解女人,成为女人,想到那个画面,朱元璋就眼前一黑。

别让他知道这书是谁写的。

朱元璋压下心中不快,他不是傻子,这书写成这样他要是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无非就是体谅女人不易,看重女人那些。

可有这么必要吗朱元璋心里,女人是不如男人的,无论是种田还是打仗,都是男人在行。

男主外,女主内,几千年来都是这样,也就后世变了。

大明和后世的情况又不一样,后世吃喝不愁,大明可不一样,吃不饱饭的人数不胜数,谈这个毫无意义。

朱元璋心里碎碎念道。

武周时期

武则天心跳加速,目光变得有些期待,会成功吗

短短数年真能让武周深入人心,和大唐站在同一高度吗

武则天满怀期待地望着天幕,却发现天幕开始转移话题,说起刘彻的地狱级安史之乱。

武则天“”朕不想知道这个,继续说武周啊

这边朱元璋斗志满满,那边刘彻换了地狱级难度的副本。

再睁眼时,发现自己穿成了太子李亨,此时洛阳城破,李隆基准备逃离长安。

刘彻

还真是地狱级难度,因为唐朝自开国以来就存在“造反大舞台,有梦你就来”的隐患,所以李隆基上位后严防死守,不给太子和皇子造反的机会,也就是说太子李亨空有太子名头,但无权无势。

刘彻看着乱成一锅粥的场面,心里不由烦躁起来。

历史上的李亨是怎么做的来着逼迫李隆基禅位,然后收复长安、洛阳。

他现在去策反那些将军应该来得及吧,李隆基如果没有禁军保护会不会死在乱军之中呢那他岂不是不用担上逼父退位的名声了吗

刘彻细细一思量,觉得可行性很大。经过普通难度和之前在地府听的八卦,刘彻对大唐安史之乱还算比较了解。

李隆基在潼关失守后民心全失,已经没有威信可言。他若是此时站出来,表现出绝不逃离长安,势要与长安共存亡的决心定能得到不少支持。

一个无权无势的太子都能逼迫李隆基退位,可见此时的李隆基有多不受人待见。

这个蠢货,出逃还要带上奸臣杨国忠和杨家最大的倚仗杨贵妃,真是脑子有病。

在安史之乱刚爆发的时候,就应该把杨国忠拉到前线处死,清算杨家,虽然这么做安禄山也不会退兵,但军心可以挽回。

这个蠢货偏不,不仅留着杨国忠,还一点惩罚都没有。

若是真爱杨贵妃也就罢了,结果马嵬驿三军哗变还不是赐死了杨贵妃。

何必呢,把自己的脸面丢在地上让人踩。

堂堂帝皇混到这份上,也是无语。

刘彻计划着策反军中将士,武则天那边则是上演天子叫门。

武则天对自己儿子都能狠下心,朱祁镇这种怂货,在她眼里还不如李显有血性。

至少李显干不出这种事。

对于朱祁镇的叫门,武则天直接吩咐放箭,还大义凛然道若是太祖、太宗,先帝在肯定也会如此选择,大明天子守国门,绝不会叫门。

见将士们没人敢射箭,武则天直接夺过将士手中的弓箭,对着朱祁镇就是一箭。

不过武则天还是注意分寸的,毕竟皇位还没坐稳,后宫还是朱祁镇亲妈孙太后的天下,所以这一箭没有射中朱祁镇的要害,只是射中了他的胳膊。

瓦剌那边见大明真的不顾朱祁镇的死活,气势有所收敛。

武周时期

听完安史之乱又听天子叫门,武则天心情略复杂,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