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这些国家,”刘彻冲他招了招手,“这里居然楼兰,楼兰真这么好看”
霍去病闻言大步上前,注意力却被桌上的白一块黑一块的东西吸引了。
他记得一天前,那块东西还是白色的。
霍去病好奇道“陛下,这个橡皮会变色”
“咳,朕本来是想试试它能不能擦墨迹,谁知道它只能擦天幕那两只铅笔写的字。”
刘彻叹息道“可惜了,若是也能擦墨迹多好。”
“陛下可以让人研制铅笔,臣倒是觉得这铅笔挺好用的。”可以随身携带,不需要墨就能写,多方便啊而且他发现这种笔特别适合画图,画错了还能用橡皮擦掉。
铅笔和橡皮果然绝配。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一言难尽地看着那本土法农产品加工机械,确实有图有标注,还有详细的讲解怎么使用。
可是为何这么小
天幕,你出来,你管这叫清晰
字小还黏在一起就不说了,好歹仔细看也能认得出来。
可这图也太模糊了吧标注的字就更小了,就是鲁班在世也未必看得明白吧
“你们谁的画工好把这些图临摹下来。”李世民原本是想自己临摹的,可看到这画,对不起,他实在画不出来。
大臣们一看那些图,纷纷往后退。
“陛下还是直接交给工匠们吧,他们经验丰富,看着图制出来应该不难。如果经过臣等临摹,工匠们能不能制出来就不一定。”
“不过这打稻机确实玄妙,居然可以这样制作。”李世民是见过农人打稻谷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纯手工,以人力击打。
从前没觉得有何不对,看到书中的双人打稻机、三人打稻机方知原来这世上任何事都有更快的途径,就看你愿不愿意想。
难怪后世一直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耕地到收稻,再到脱粒舂米,方方面面都有更快的办法,不仅省力也省时,百姓有了更多时间可以做别的事。
就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科举和科技明明只有一字之差为何差这么多
李世民“今后科举也要考科技,凡能做出便民、惠民之物者,可直接录用,进工部,做出来的东西可载入史册。”
三个月后,巴州宣汉县
县上百姓赶集似的往一个地方去,外来人不解,笑问何事
“县令家今日打稻,让我们去看呢。”
那人嗤笑,“打稻有什么可看的”
“这你就不懂,县令家打稻用的是打稻机,那可是朝廷发的,据说是根据天幕给的图纸做出来的。县令让家丁给我们演示怎么使用,有需要可以在县令那里登记借回家用,这可是好事。”
“你快别拉着我了,这么多人,去晚了得排好久的队。”
那人一愣,连忙松手,“抱歉。”
话落又说了一句“多谢。”可惜人已经跑远了。
他笑着摇摇头,想不到短短几个月,大唐的天又变了。
哈喽,亲爱的宝贝们,有没有想我啊今天有惊喜哦今天我们来玩点新花样。
我们先看一段视频,看完你们就知道今天的惊喜是什么了。
大秦
听到新花样,秦始皇一点也不惊喜,他不喜欢新花样。
他只关注天幕说的是不是他的大秦,如果不是那就老老实实卖书,他对后世那些朝代不感兴趣。
可惜天幕并不会听他的。
天幕画面一变,一个面色如碳,眉间有月牙的男人出现。
男人开口就是“开铡。”
随后就是不停的“铡,铡,开铡”
秦始皇“”
这是哪门子惊喜惊吓还差不多。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的心理已经经历了天幕又出现了什么惊喜,是大汉吗,是吗是吗看到黑黑的包大人出现,心里有了不祥的预感听到不停的“铡,铡,开铡”时,心里已经不抱希望了。
他们穿的衣服不是大汉的屈裾深衣,官服也不是大汉的。
再听到那一连串的罪名时,刘彻死心了,状元是科举头名,大汉莫得科举。
唐太宗时期
贞观君臣看着天幕上的包拯铡美案看得目瞪口呆。
看到包拯关门拒圣旨,大喊一声“开铡”,陈世美人头落地。
李世民拍手叫绝“好”
长孙无忌“”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贞观群臣“”你是不是忘了你是皇帝,包拯关门拒圣旨耶。
宋仁宗时期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1”
听着歌词再看着天幕上的黑脸包拯,大臣们实在无法将天幕上的黑脸包拯和同僚包拯联系起来。
不过听到不停的“铡,铡,开铡”,众人心中有些微妙。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在朝堂之上是一股清流,和之交好的大臣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