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一百二十 便宜的书(1 / 4)

永乐时期

朱棣还在心痛自己买了两本书, 看着天幕上的图鉴,“郑和,有需要你就自己买吧。”

他心好痛, 今天什么都不想买了。

这本书确实对出海有用,郑和没有犹豫,直接下单。

想不到后世居然连这都有, 果然是思虑周全。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默默地看向大臣们, 目的不言而喻。

后世的画,尤其是正经科普书籍里的画都是以写实为主,那画栩栩如生, 简直就像是把实物印上去一样, 还带颜色

这种画大唐就是再怎么研究也无法复刻。

所以这书如果不买的话, 他们可能终其一生也不会知道大海中那种鱼有毒, 哪种鱼不可食用。

还是买吧,以后出海肯定能用得上, 不买会后悔的。

李世民目光从大臣们身上挨个看过去,最后停在长孙无忌身上, “辅机。”你余额应该挺多的了。

被点到名的长孙无忌“”为什么是我啊二郎你不要先薅自己人啊

其他大臣们顿时松了口气, 其他书买了虽然也到不了自己手里, 但至少能抄个手抄本,还是优先抄。

这种图鉴的书买了, 多数都是画,抄个锤子。

再说他们也不会出海,这书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对出海有兴趣的大臣因为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出海, 对这本书也是兴致缺缺。

大秦

鱼还有药用难道这就是海鲜可以解毒的原因

对自己有用,秦始皇毫不犹豫买了。

而且后世书籍中的画作很难复制出来,尤其是彩画, 画工之精细前所未见,当然在此之前大秦也没有画。

最难得的是画工精细就算了,雕刻时居然能如此还原,大秦就算能画出这样的画,也很难将其刻印在蜡纸上,那成本太高了。

至于上色,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大秦的颜料多贵啊。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本来是不想买的,奈何汲黯等人用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看着他,仿佛他不买这本书是多大的错一样。

“回头多捞点毒鱼给匈奴人送去。”指了个大臣买书后,刘彻不爽道。

对古代航海感兴趣的宝贝们可以看看这本中国古代造船史。

本书以朝代为序,结合历史文献及出土实物,对中国古代船舶的起源、发展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船舶特点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就中西船舶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1。

书中数据真实、资料丰富,且图文并茂,可读性还是很强的。原价89,现在只要398,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购买。

不过据某瓣评论,这本书宝船部分写得不太好,如果想冲着郑和买,要三思哦。

永乐时期

刚才还说着心痛不想买的朱棣看到顾清瑜换了新书又竖起了耳朵,中国古代造船史

之前天幕已经提过明朝的造船技术达到了巅峰,郑和宝船就是其中翘楚。

那这本书就没有必要买了。

再听到宝船部分写得不好,朱棣皱了皱眉怎么个不好法

朱棣目光移到小黄车,盯着小黄车里的古代造船史看了好一会儿,罢了,还是别买了,没必要。

姚广孝拍了拍郑和的肩膀,调侃道“三保在后世可真受欢迎,居然会有人冲着你买书。”

郑和“”

后世有更好的船,可看不上古代的船,就像他们现在看不上过去的船一样。这书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用处,更不用说后世了。

总不会真的对古代的船有兴趣吧

姚广孝看着数量锐减的书籍,陷入了沉默。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皱眉“叫通史的书都这么贵吗”

比小说还贵,小说至少封面好看,赠品一堆。

这又没赠品,封面也一般,看样子也不是很厚,怎么卖得这么贵

刘彻一边嫌弃,一边下单。

要不是大汉距离后世太遥远,他才不买呢。

这本现代造船工程全名是船舶制造工艺系列教材现代造船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船舶制造工艺专业的教材。

书中主要介绍国内外先进、前沿的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等技术内容,涵盖了现代造船技术的主要方面3。

从第一章介绍造船模式的发展、演变及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到最后一章绿色造船技术,充分展现了我国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结合上一本看,可以让你直观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的造船通史。

这本书定价39,现在只要328。有相关专业或者对现代造船工艺感兴趣的宝贝可以考虑买一本看看哦。

如果嫌贵,清清这里还有二手书,连328都不要,只要18就能包邮带回家。

大秦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