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酒酒汉时, 汉武帝曾遣宦官出海市易,抵达马来半岛、印度东海岸马德拉斯附近以及印度河流域;
王莽也曾派人前往孟加拉找犀牛;
东晋时,法显和尚乘锡兰山的独桅三角帆狮子舶从印度自海路返回中原;
唐朝时, 各式番舶往来于中原于亚丁湾、南印度与珠江口、泉州湾之间;两宋时更是建造了能载五六百人的大型海舶, 每日来往的海船不计其数1。
汉也好, 唐宋也罢,来往的都不过是海图上这一角罢了,从未去过更远的地方。
若是不知道大西洋对岸还有那么广阔的地方也就罢了, 既然知道为何不去看看呢
重复前朝的轨迹终究不如开创自己的轨迹好不是吗
郑和确实心动了,但还是有些纠结凭一张不知道真假的海图就改变航行, 这是否太过冒险
朱酒酒难道我这段时间的表现还不足够让你信任
郑和想到这段时间朱酒酒预测的天气都对了,说下雨就下雨、说刮风就刮风, 而且连风向都能预测。钦天监的官员都甘拜下风, 求着学艺。
若是一直都这么准, 也不是不可以,郑和想。
淘宝跨业做的天气预报还是很可靠的, 比起专业的天气预报来也不逊色。毕竟这可是能提醒你未来十几天该买什么衣服的吞金软件。
像普通天气预报该有的摄氏度、体感温度、小时变化图, 未来十四天天气预报、风向、湿度、能见度等, 淘宝也都有。
凭着这些,成功给朱酒酒立了一个精通天象,近乎神棍的形象。
在古代还是很能唬人的。
靠着这一手,朱酒酒最终说动了郑和调转方向。
永乐年间
郑和此刻觉得自己应该解释两句“陛下臣”
朱棣抬手打断了郑和的话, “不必说了, 朕分得清现实与小说。再说了,后世人花样那么多,要是真被说动了也不稀奇。”
那什么天气预报他就挺感兴趣的。
后世真的能做到预测未来半个月的天气吗如果可以,又是怎么做到的朱棣百思不得其解。
郑和“”好像并没有被安慰到。
而此时的朱棣已经丢下郑和, 转头和姚广孝说起天气预报的事了。
大秦
海上发展又没有大秦一向走在世界前沿的秦始皇闻言皱了皱眉头。
不就是海上贸易吗大秦也可以
回头得再催促墨家赶紧造船,人手不够就多收弟子啊,总这样拖着,他何时才能看到能载五六百人的大船。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遣宦官出海市贸
“是哪个宦官”他要立刻、马上知道那个宦官的所有信息。
原来派宦官出海这种事是他首创的啊
不愧是他,果然有远见。
千年之后还有人学他。
刘彻满意地笑了。
唐太宗时期
“天气预报”后世连这都会李世民眼底流露出羡慕地眼神,他要是有这些东西,现在就能组建一支水军出海。
这郑和未免太不识好歹了,还有朱棣,识人之明不行啊
要搁他女儿有这等语言天气的本事,他肯定愿意赌一把。
可惜女儿不是他的。
李世民遗憾地收回目光,转而提起另一件事,“天幕说海外的番船时常来往于大唐和各海域之间,而大唐的船队却甚少出去,这可不妥。”
海外这么多金子,这些番商低价在大唐的进货,然后通过海路高价卖到别的国家,一来一回能赚不少。
他们赚了,不就显得大唐亏了吗
海关税收少了,绝对收少了。
成功说服郑和后,朱酒酒露出了计谋得逞的笑容。
美洲她来了
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而15世纪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此后葡萄牙、西班牙开始殖民掠夺之路,推动了海外殖民的扩张2。
欧亚非三洲互通贸易已久,并不知道在西半球还有美洲的存在。新大陆的发现让葡萄牙和西班牙欣喜若狂,他们将独占西半球的美洲视为案板上的鱼肉,陆续向美洲移民进行殖民统治。
之后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国崛起,打败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争夺到了中美洲及北美洲的殖民权。
可以说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方开始发育,直至19世纪全面压到东方。
西方发育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明朝中期,国富民安,还是世界第一大国。
100多年后,西方出现了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
牛顿的出现为西方开启了科学智慧的大门,而中国这边正在改朝换代。
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大明王朝亡国虽然明朝亡于1644年,牛顿才1岁,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