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骨露野(3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8665 字 2023-04-24

藏,说白了就是强大北军都督府。

在五军都督府里,上直、东军、南军、西军、海军都在征战的时候,只有西北的北军在吃沙子。

孙传庭复起,北军就有了军事行动,休息了六七年的北军士卒也就有军事行动了。

有了军事行动,就有了斩首赏银,而在朱由校发给孙传庭的圣旨里,他开出的西番叛军首级赏银是一级三十两。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洪承畴他们打安南时,郑、阮两派军队的首级赏银只有十两,这次平洞吾的赏银也是十两。

北边的蒙古人现在也是十两,唯一能和这个标准持平的,是已经被犁庭扫穴的建虏。

西番能有建虏强大自然没有

西番不管在哪个时期,大明朝廷开出的赏银都是十两到十五两之间,现在突然涨到三十两,说白了就是给北军发银子,发军功,同时让他们知道是皇帝复起的孙传庭。

那朱由校的这举动是和朱由检在争权吗

自然也不是

朱由校真的要权,朱由检或许会把权直接给他,当然,朱由检或许会说许多东西,例如不能改他的新政。

朱由校也不傻,即便要权,也不会改政,毕竟朱由检已经把这个坏人当过了。

“朱家”

洪承畴眯了眯眼睛,只觉得这两兄弟都不好相与,不过真的要选,洪承畴还是宁愿选朱由检。

说白了就是人性,人都是慕强的,也都是讨厌繁琐的,洪承畴也不例外。

洪承畴自家家贫,十一岁便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

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和作业来换取家用。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重返校门。

他和孙传庭等人可不一样,他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人穷就要受欺负,只有有权有势才能不被人欺负。

他削尖了脑袋往上爬,就是为了不被人欺负。

在他看来,朱由检是能力强,本事大,并且也似乎看不上他洪承畴,但那又如何

帝王之家向来薄情寡恩,恰恰出了朱由检这样一个注重恩情的人。

洪承畴不知道朱由检是不是演出来的,但他清楚,以朱由检的能力和性格,他洪承畴不管再怎么爬,也可以在朱由检手下善终。

朱由检根本不怕手底下人造反,这就是洪承畴这种人觉得跟着朱由检安全的原因。

至于朱由校

洪承畴承认朱由校善于平衡,对于驭世之术的造诣很高,但偏偏是这种人最不把臣子的性命当性命。

朱由校要是上位,并且朱由检还在大明,那洪承畴会立马告老还乡,不管那时他几岁。

因为只要朱由检让权,朱由校就会大权独揽,加上朱由检坐镇,朱由校不怕别人造反,那他的手段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对臣子施展了。

一个不把臣子性命当性命的皇帝得权,这对他这种重臣来说可不是好事。

但如果朱由校上位,朱由检要就藩,那就

洪承畴瞥了一眼手中邸报,只觉得时间似乎有些不够了。

他有自己的消息,根据情报来看,目前大明的天启十一式步枪,基本都装备到了海军和上直,以及北军都督府的朵甘十二营里。

黄蜚能迅速覆灭阿拉干国和夺取东吁后方,这速度便是洪承畴都有些吃惊。

他了解黄蜚的能力,以黄蜚的能力,他是断然做不到这样程度的,因此帮助他做到这种程度的,实际上就是那一万两千多支步枪。

黄蜚都能如此,那孙传庭呢

西番之民不过数十万,可出兵马不过三四万,如果孙传庭想要平定西番,那根本不用招募民夫,直接以朵甘十二营为基础,三营出征,九营输送辎重,不用三个月,乌斯藏就能平定。

以孙传庭接旨的时间,以及洪承畴对他的了解来看,这厮恐怕已经在接旨的第二天就出发,现在恐怕已经进入陕西,抵达榆林了。

最晚正月二十,他就会抵达朵甘,从大非川出兵,突袭喇萨和三竹节日喀则。

乌斯藏的事情,洪承畴通过木增、木懿两父子了解过,目前势力最大的就是盘踞在三竹节的藏巴汗。

明朝自洪武年间以来,在乌斯藏地方分封了三王﹑五大地方之王,其管理西藏地方所采取的“众封多建”。

尽管没有驻兵,但从洪武年间到正德年间一直有派遣兵马巡视乌斯藏的行动,直到嘉靖废除乌斯藏都司。

虽说之后张居正又在万历年间主持重设乌斯藏,但当时大明许多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个赔本买卖,因此不再派遣军队巡视,对于乌斯藏的统治也只是在湟中三捷时,调动了那曲一带的兵马去围剿蒙古人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名义上来说有明一代二百馀年,乌斯藏的势力都受命于大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