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结构,绿化的问题就能够解决。
西域苦寒,那是对中原的汉人而言,但对于生活在高原河谷的藏人奴隶来说,那简直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中有了主意,随后便道
“哥哥,臣弟想派一个人去统辖这支藏兵。”
“嗯怎么弟弟看上这些西番之人了”朱由校很好奇,而朱由检却笑道
“反正有用,哥哥只说是否准许就行。”
“行”朱由校笑着拍了一下朱由检的肩膀,而朱由检也对自家皇兄道
“调御马监游击曹文诏前往北腾州,将藏兵归统为朵甘营,曹文诏升为朵甘营参将,归御马监节制如何”
“曹文诏”朱由校过了一遍自己的记忆,没听说过这个人,不过既然是自家弟弟的想法,同意便是了。
“可以是可以,但弟弟怕是要自己筹措这朵甘营的甲胃钱粮了。”
“哥哥放心便是”朱由检装模作样的作揖,而朱由校却笑着扶起他道
“即便有了木氏和黔国公府的干预,西南之地也不过最多六七万战兵,这点兵马能解决奢崇明吗”
“唉”听到这话,朱由检叹气道“这就得御马监帮忙了。”
说罢、他假装不舍道“如果真的三大土司皆反,那么就只有让孙应元带着腾骧、武骧前去镇压了。”
“你这滑头”
看着朱由检耍宝,朱由校知道,这是自家弟弟让自己宽心,因此特意将气氛活跃起来的。
他望着眼前的朱由检,不由笑着宽了宽心,随后又关心道
“以眼下御马监的练兵速度来看,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动手裁撤山西三镇兵马”
朱由校十分难等,毕竟山西三镇和辽东的欠饷、军饷都需要内帑出,万一拖久了导致叛乱就不好了。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办法,眼下的新卒还有两万多人没有甲胃,按照盔甲厂的速度,还需要三个月。
加上他们才训练了两个多月,目前拉上去裁撤山西三镇也不太可能,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道
“大概还需要三个月。”
“行吧那我再拖一拖。”朱由校叹了一口气,与此同时一名太监走到了养心殿门口道
“万岁、叶阁老和刘阁臣求见。”
“宣”朱由校回应一声,又对朱由检道
“准是弟弟回来的事情被他们知道了,大概是前来询问的。”
“那我要不还是躲一躲”朱由检看了看四周,却见朱由校笑道
“躲甚直面便是”
说罢、他让魏忠贤搬来了椅子,和朱由检坐在大澡盆前,说着一些模型不对劲的地方,并作出修改。
过了一盏茶时间,脚步声才在殿外响起,叶向高和刘一燝二人出现在养心殿门口,作揖道
“臣叶向高刘一燝,求见万岁”
“进来吧”朱由校回应一声,对魏忠贤道“给二位看座。”
“是”魏忠贤命人搬来椅子,随后叫乾清宫内的太监也纷纷退了出去。
朱由校见状,这才示意魏忠贤将手书拿给二人,顺带解释道
“如齐王所料,西南的奢崇明果然不安好心,眼下正在秘密与水西安氏、水东宋氏书信来往,企图谋反,贵南地区私下响应土司甚多。”
“这事情需要立马调兵处理。”叶向高的长须抖动,五官几乎紧皱了起来,足以说明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毕竟当年播州之役时,他也研究过西南土司,知道这三人是贵州最大的三个土司,了解其恐怖。
他们一旦起兵,大明的财政就会出现问题,紧接着引起更坏的情况。
“齐王已经调兵了”朱由校说着,顺带将刚才朱由检所说的一些事情告诉了叶向高和刘一燝。
如果是内阁和六部都在,他必然不会全盘托出,但如果只有这两人,还是可以托付的。
果不其然、当他们听到要调木增和乌思藏土兵的时候,脸上都闪过一丝不自然。
对于这点,朱由检看得清楚,却没有办法。
说白了、因为宋朝的缘故,明朝一直生活在宋朝的阴影下。
宋朝外交软弱,明朝就外交强硬,甚至于是无脑强硬。
明明对付蒙古、完全可以使用唐朝的政策,但明朝就是不干,因为宋朝的屈辱让百官都维持着表面上的强硬。
另外还有南北问题,唐代还没有那么严重,却经过唐末和宋朝的数百年分离,弄得江南人看不起北方人,北方人瞧不起辽东人,中原人瞧不起西北、西南人。
这种治理了数百年,才稍微好一点的局面,却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局面。
让内部都有矛盾的民族,无私的接纳外族,这就更扯了。
得亏朱由检不用上朝,不然他这话一在朝堂上说出来,估计要被言官和御史群起而攻之。
还好、叶向高和刘一燝还算明辨是非,也知道目前除了木氏外、西南地区没有太多忠心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