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晨钟暮鼓、当最后一通鼓敲完,天色已经昏沉,负责值守安定门的京营人马也准备关上城门了。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时候,一名锦衣卫却从远处策马而来,大声道
“别关门五殿下即将入城”
这声音一响起,想要关门的京营士兵立马就相互对视,手上的动作慢了下来。
不按时关城门是重罪,但不一定会死。
可不让五殿下进城,那可以说现在就要死人。
朱由检九日前做的事情,他们可是还记忆深刻,没有人想惹得一身骚,哪怕安定门守将也是如此。
不过好在朱由检也没有让他们难做,只是一盏茶的时间,大队锦衣卫就护卫着他的马车出现在了京城外的集镇街道上。
随着马车掠过,松了一口的京营士兵才关上了城门。
尽管有着宵禁的律法,但是那些巡逻的兵马司一见到这么大队的锦衣卫,根本不敢阻拦,纷纷避让。
从这行为来说,朱由检颇有一点知法犯法的行为。
但对于礼崩乐坏的明末,老百姓都不管大明律了,他一个人死守有什么用
更何况、估计好皇兄知道了,还会催促他快些快些。
“承恩、叫个人先进宫,告诉皇兄,待会我去见他。”
“是”王承恩颔首,随即叫陆文昭派出一名锦衣卫向皇宫行去。
进入了安定门,很快朱由检他们这队人马就来到了东华门,并在亮了令牌后进入了皇宫之中。
跨过东华门后的大桥,朱由检便看到了灯火通明的文华殿。
他知道、在那座宫殿里,都是他需要斗智斗勇的对手。
眼下最聪明的那群人还没有死,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乖乖蛰伏。
这么想着、朱由检的马车也停下了,而他也下了马车,上了车辇。
马车是不能在宫中行走的,因此必须换车辇。
这换乘的时候,一名官员见到了露面的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光,随后转身向着文华殿内走去。
倒是朱由检没有发现,催促着车辇向乾清宫赶去。
虽然乾清宫是内廷,但好皇兄没有嫔妃,朱由检也不过十岁,因此频繁进入并不会引起弹劾。
不过一盏茶时间,火急火燎的车辇便将朱由检带到了乾清宫的乾清门。
只是他还没有下车,便有人拉开了车窗,露出了熟悉的脸庞。
“几日过去、弟弟瘦了些。”
朱由校看着车厢内的朱由检,笑着开口,而朱由检也无奈道
“哥哥倒是等我下了车啊”
“你且下、我又不曾拦你”朱由校调笑着,而朱由检也只能怀着无语下了车,随后和好皇兄面对面。
“走”好皇兄抓起他的手,便拽着他往乾清宫走,边走边道
“我昨日担心你在昌平吃不好,以为你不回来了,特意叫忠贤送去了一些吃食。”
“倒是不曾想东西还没有送去,你便回来了。”
“得知你没吃晚膳,我叫那御厨多做了些菜肴,你我兄弟二人一同用膳,顺带讲讲昌平的事情。”
“你那书信太简短,事情说不清楚,今日在乾清宫留宿,你我兄弟好好聊聊。”
说道这里、朱由校停下脚步,转身对朱由检埋怨道
“他人出宫,多是想念家人,写信时句句思念。”
“你倒好,出了皇城,连家也不知想。”
“写封手书三千余字,关切我的不过百余字,倒是比那些文官的奏疏更像奏疏。”
“额”听着好皇兄的抱怨,朱由检不由有些尴尬。
他哪里会写什么肉麻的句子,而且信中那百余字都不是他的口吻,是王承恩感觉亲情味太淡了,为他添上去的。
这件事要是被好皇兄知道,估计自己又要被说教一番。
想着、他只能道
“这次去昌平,发现了不少事情,因此对哥哥冷落了一些。”
朱由校也不以为意,拉着他继续走,很快就胯步走进了乾清宫门,从正厅入了养心殿,见到了一桌子饭菜。
“且坐下边吃边说。”好皇兄吩咐一句,随后便拉着朱由检坐在了自己的旁边。
在饭桌两侧、还有王安和魏忠贤、客氏三人。
朱由检对他们三人点了点头,就当是打了招呼,随后坐下拿起来筷子,一边夹菜一边将自己所了解的辽东情况告诉了朱由校。
这其中许多事情,听得朱由校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一直紧皱了一刻钟。
过了数秒后他才开口道
“依弟弟只见,江南的那群官员,是故意压着漕银和漕粮,随后让北地粮食价格高涨后,先叫商贾北上售粮,随后粮价平抑在北运漕粮”
“应该是如此,不过漕粮的事情不能轻动。”朱由检生怕好皇兄上头,叫人去查案,继续道
“眼下齐楚浙宣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