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听见前半段话。
众人都松了口气。
可后面的话以说出来,大家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一百廷仗还要在菜市口当众执行。
这不摆明了要打李承乾这个太子的脸吗
“陛下。”
“太子殿下做出此事。”
“完全是为了我等着想。”
房玄龄当先开口道“不必如此了吧”
“是啊陛下。”
李勣也跟着接过话茬“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代表的是我大唐的脸面。”
“即便犯下大错也罪不至此呀。”
“当众杖刑太子,这纵观古今也无前例呀。”
那一棍子下去,李承乾的脸可就都没有了。
即使以后他还是太子,可他又有何颜面驱使百官
有了这两人带头。
刚才求着李世民收回成命的一行人,再次恳请李世民放过李承乾。
不过这一次。
长孙无忌却没有说话。
他看着李承乾,眼神中尽是模棱两可的意味。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话是他刚才自己说出来的。”
李世民双眉紧锁,语气不善道“所以这件事,无需争论。”
“高至行”
“臣在”
“执行朕的命令”
高至行没有半分迟疑,拱手道“是”
待到李承乾走后,李世民满眼疲惫的挥了挥手“今日就到这吧,散朝”
“无忌,你留下。”
“是,陛下。”
实际上,长孙无忌压根就没动。
如果李世民不叫他,他其实也会主动留下来的。
时间不长。
偌大的太极殿内,就只剩下了李世民,长孙无忌两个人。
李世民幽幽的说道“你是不是有话要和我说”
“臣并无话要对陛下说。”
长孙无忌慢悠悠道“想来,应该是陛下有话要对臣说吧”
“呵呵。”
“还是你了解我啊。”
李世民跨步走向高台。
然而。
还没等走上高台,突然脚下一软,直接摔在了地上。
长孙无忌被吓了一跳,连忙走过来将李世民扶起。
李世民自嘲一笑“老了,的确是老了,走几步路都能摔跟头。”
长孙无忌嘴唇蠕动,欲言又止。
“行了。”
“我留你下来,就是要你说真心话的。”
“有什么话,你直说就是。”
李世民缓缓坐在台阶上“现在没有陛下,没有宰相,只有李世民与你长孙无忌。”
这话也就意味着。
现在他们俩是以朋友以兄弟在相处,而不是君臣。
长孙无忌低低的笑了声。
“我只是希望陛下不要太过忧虑。”
长孙无忌缓缓抬头看向李世民“而且,您当初的选择也没有错。”
“即便再来一千次一万次,臣还是会死谏陛下,图谋上位。”
他口中的选择,无非是玄武门之变。
这其实一直都是李世民的心结。
即便到了今日,他心中也仍旧存有一丝后悔之意。
“可是我为我的子孙后代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啊。”
“青雀走上了我那条老路,恪儿也走过去了,现在就连祐儿也开始了。”
李世民摇摇头,苦涩的笑了“真是不知道我百年之后,真还会有多少子孙会像今天一样斗的你死我活。”
“儿孙自有儿孙福。”
长孙无忌慢悠悠的说道“陛下想那么多干嘛呢”
“我只知道是陛下浴血沙场抵御了蛮族的进攻。”
“我只知道是陛下亲临战场解决了北方数百余年的动荡。”
“我只知道没有陛下,就没有大唐的今天。”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道“的确,陛下是犯了错,但这也是为了天下着想。”
“可如果以后,还有人打着这个旗号站出来呢”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道“如果还有人站出来祸乱皇族,该怎么办”
“那些事是后代们的选择与陛下无关。”
“所以陛下根本就没有必要把这些事归咎在自己身上。”
长孙无忌道“再者,您以为,我等今时今日力保乾儿,是因他是您的嫡长子”
李世民怔怔的望着他“难道不是”
“呵呵。”
“陛下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长孙无忌笑着道“您不妨仔细想想,您的这几个儿子,谁能比得过乾儿”
“青雀他的文采是好,但乾儿比他也不差什么吧”
“蜀王他的确很像您年轻的时候,但仅仅是拥有您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