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鸳疑惑的看着李承乾。
显然,她并没有搞懂李承乾这句话的意思。
阴弘智不是朝廷的大臣么
李承乾摇头苦笑一声“阴弘智和李家是有血海深仇的。”
“血海深仇”
苑鸳更加不解。
李承乾倒也不吝啬,一一开始讲述起来。
说起阴弘智,那就不得不聊聊,阴家与李家的爱恨情仇。
李家暂且不谈,之前都说过了。
这里主要说说阴家。
一直以来,阴家都是响当当的武威大族。
要认真追溯起根源来。
阴家的崛起恐怕都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北魏时期去。
从北魏开始,阴家就是名门望族。
后来阴弘智的爷爷阴寿投靠到了杨坚的麾下。
在任期间,率领阴家为杨坚开疆拓土,平灭叛乱。
杨坚得到天下后,便被封为隋朝的上柱国,赵郡公,使得阴家红极一时。
等到了阴弘智的父亲阴世师时,虽门庭比起祖辈稍显冷清。
但阴世师本人依旧还是皇家的独宠之臣。
弱冠时,阴世师就被封为骠骑将军,等到隋炀帝嗣位后,便被拜为张掖太守。
他先是亲自领兵,抵御吐谷浑及党项羌屡为侵掠。
又在辽东之役中,留守涿郡,平灭盗贼,确保后勤线的安危。
事后,隋炀帝,赐他刑部尚书,累官左翊卫大将军。
隋炀帝东巡时,授他西京留守,辅佐代王杨侑。
而阴家与李家的仇恨,就是因此而起
李承乾慢悠悠的讲述道“当时,隋炀帝让阴世师留守只是其一。”
“更重要的还是让他盯住在陇右地区颇有影响力的李家。”
“我爷爷那时候,守备太原,防备北漠突厥南下。”
“也就在这个时候,朝廷颁布了旨意。”
“令我大伯,我父皇,我三叔,前往长安接受殷封官职。”
说到这,李承乾笑了。
“虽然名义上是殷封。”
“但谁都能看出来,他这是摆明了让我爷爷把自己最得力的三个儿子送过去当人质。”
“当时,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
“中原大地上也已经战火纷飞,各地的农民起义军接连不断的攻击朝廷的根基。”
“我父皇出言劝谏我爷爷起兵响应,我爷爷以外敌当前,屡屡拒绝。”
“可为了不被朝廷猜忌,我爷爷还是将我大伯李建成与五叔李智云派到了长安。”
“但谁也没想到,就在半个月后,北漠突厥突然南下。”
李承乾目光深邃的看着前方说“哪一战,我爷爷输了。”
“隋炀帝勃然大怒,直接下令拘捕我爷爷以及太守王仁恭。”
“我父皇见事不妙立刻动身前往陇右募兵,做好随时起兵反抗的准备。”
“但没过多久,隋炀帝又遣使驰驿赦免我爷爷与王仁恭。”
“可经历这一事故,我爷爷的心已经寒了,同时也与朝廷生了嫌隙,开始暗中筹划起来。”
李承乾扭头看向苑鸳说“之后发生了什么,你知道么”
苑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耳熟能详的晋阳起兵呗。”
“是,但也不是。”
李承乾摇头笑道“我爷爷是怎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因为几个宫女和在宫闱内睡了一觉就起兵反隋”
“他大可以将那些知道内情的人全部杀掉。”
“之后,谁又知道他做了什么”
李承乾长呼口气,说道“世人只知其一,却根本不知晋阳起兵的真相。”
“那晋阳起兵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苑鸳歪了歪头,疑问道“难道,阴家与李家的仇怨,就是从这里来的”
“嗯。”
李承乾点了点头。
“其实在我爷爷暗中筹划时。”
“身在长安城的大伯李建成就预感到大事将起。”
“所以第一时间带着我五叔逃回太原。”
“可在半路上却遭遇了阴世师的截击。”
“大伯勇武,能厮杀出重围,侥幸逃过一劫,但五叔年幼,不幸被阴世师逮捕。”
“阴世师不管我爷爷的交涉与恳求,第一时间将其拉到长安城街头斩首,想以此震慑陇右群雄。”
李承乾猛地握起拳头“哪一年,我五叔只有十四岁”
他有些无法想象阴世师的智商究竟是高是低。
用一个人的命去震慑群雄,往往都会起到反效果。
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以血债去得罪李渊。
这不摆明了,逼着李渊造反呢么
李渊得知儿子身死,勃然大怒,亲率甲士三万誓师,随之兵分两路直奔长安城。
这才是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