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书阁
甘露殿内。
看着张亮那可怜巴巴的模样,李世民也心生不忍。
这毕竟是与他出生入死,一路从秦王府杀到今天的老兄弟。
他是真的不忍心,让对方痛失义子。
但也不等李世民说话,一旁的李承乾忽而清了清喉咙。
他率先朝着李世民道“父皇,儿臣被骂几句无大碍,毕竟虱子多了人不烦。”
“至于百姓,回头好生安抚就是。”
“所以还望父皇念及情面,饶张善这一次吧。”
他这话,虽然表面上是在为张善求情。
但实则他还是在提醒李世民。
今儿你儿子挨骂了,你家百姓挨撞了。
你作为皇帝,作为父皇要是不管,我这儿子可就不乐意了。
而李世民怎能不晓得自己儿子的意思
只不过,还是让他一阵无语。
怎么着
自己就那么像是一个,为了情面枉顾礼法的君主
而这话也得亏是他没问出来。
要不然,李承乾绝对得说“不仅像,而且还是非常像。”
毕竟李世民也不是没坐过这种事儿不是
而李世民也是懒得理他。
当下,他的目光落在张亮的身上。
瞧着对方良久,李世民忽而轻叹出声。
“你啊,你啊。”
“让朕该说你些什么才好”
“朕饶你,天下百姓必然会骂朕的徇私枉法。”
“可若饶不你,天下百姓与你们这帮老兄弟也势必会觉得朕无情无义。”
李世民直看着张亮道“这不摆明了是把朕往火坑里推,往炉子上架吗”
闻听此言,张亮也是一张老脸涨的通红。
他用额头点地,道“臣自知有愧于陛下,可臣实在是别无他法了。”
“若陛下还是不肯饶恕他,那便惩处臣好了。”
“打板子,五十,臣代替三十。”
“若是斩首,臣便降级以代”
他这番话说的可是真够决绝,也是真够狠的。
这完全就是将李世民逼到一个两难的境地。
要么,对不起百姓。
要么,对不起老臣。
而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看着张亮的目光都出现了些许变化。
那是阴冷。
宛如九寒天的阴冷。
显然,李世民也是意识到了什么。
不过很快,他便收起了阴冷神色,重新换上了一副和煦模样。
“罢了罢了。”
“你都将话说到了如此地步,朕还能怎样呢”
说话间,李世民也不再看张亮,转而看向张善道“念及你是郧国公义子的份上,朕可以饶你死罪。”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不论是侮辱皇子也好,还是伤及百姓也罢,皆是重罪。”
“故朕思量再三,决定判你流放东北三千里,十年后方可归京。”
虽说是判了个流放,但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已经是李世民徇私了。
毕竟如他自己所说,张善犯下的这几个罪过,单拿出来一个都是死罪。
而如今让他保下一条性命,并且十年后还能回来,已然算是李世民法外开恩。
张亮倒也不是个不识趣的人。
此时此刻,听闻李世民的话,他立刻叩首道“谢陛下开恩”
而另一边的张善瞧见自己义父都如此,也立刻跟着叩首高呼陛下万岁。
李世民胡乱摆了摆手。
他看向魏征道“魏大人,你如今统领大理寺,此事就交给你来负责了。”
闻听此言,魏征立马拱手道“臣遵旨”
让魏征去办这件事儿,其实也是从另一方面表明了李世民的态度。
那就是不给张亮任何回旋的余地,任何可钻的空子。
毕竟,流放一事可轻可重。
最简单的例子,流放时能不能带钱,能不能带仆从,能不能骑马,能不能坐车,这都相差甚大。
三千里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惩罚。
就是要让凡人在这条路上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孽。
可如若带了钱,带了仆从,骑了马,坐了车, 便会使得流放本身毫无意义。
但如今可不一样了。
这事儿是交给魏征来办的。
而魏征是个什么样的人已经无需多言。
他定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而张善在这一路上也自然会好好感受到,自己犯下的罪孽究竟有多重。
张亮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李世民这样做的意味。
可是事已至此,他已经不能在说话了。
如若再说,那摆明了就是得寸进尺,别说李世民会不会发火,朝臣就会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