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李崇义亦是满脸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承乾。
“再者,这次打的不是百济么”
“你派水师去干嘛”
对此,李崇义也是满心的不解。
“百济虽然也是临海,但他们却根本没有调用的水师啊。”
“就算是有,咱们的陆军基本也都能把他们给灭了,何必多此一举还折腾我们的水师大老远的过去”
他说这话倒也在理。
毕竟大唐的水师真的已经在这时代强到了几乎成为天花板的地步。
而这一点从当初倭国进犯时,陆军接连战败,唯有水师连连取胜就能看得出来。
当下,李崇义也是非常不解,李承乾为何要调动水师去打百济。
若他是要水陆两军夹击百济,那完全就是大炮打蚊子一样。
百济根本就不值得他们这般大费周章,是完全完的多此一举。
“百济没有水师,这谁都知道,不用你说。”
“但你别忘了,百济的身边可不仅仅是一个新罗。”
李承乾亦是摇头轻笑道“难道你们都忘了,在这二者旁边,还有个倭国呢么”
听见这话,满场众人也是一愣。
若不是李承乾提醒,他们还真就是把倭国给忘记了。
可是,百济与新罗的战争,与倭国有什么关系
当下,高至行也是开口道“你是担心,倭国会插手”
“十有。”
“毕竟那高建武可不是个等闲之辈。”
“这家伙能趁着我们忙于北漠之事时,忽而对我国东部下手。”
李承乾挑着眉头说道“难道,他就不会趁着百济与新罗交战之际,对这两国下手了”
他这倒也是实话。
不论是倭国也好,还是高建武也罢。
通过他们之前的种种行为,就不难判定这个国家的野心。
之所以他们现在老老实实的,那也仅仅是因为科技被大唐碾压,根本打不过大唐而已。
可若是有一天,他们与大唐的科技水平持平。
甚至是只比大唐弱一线的时候,他们都会立刻将主意打在大唐的头上。
李承乾抬手指了指那战略沙盘上露出来的倭国一角道“上一次,我们能够击败倭国。”
“不仅仅是将士勇猛,水师又截断了对方的后勤补给线。”
李承乾看向在场众人道“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倭国距离我大唐较远。”
听闻这话,高至行点了点头。
他道“的确,都是领兵打过仗的,所以应该都知道本土距离目的地越远,后勤的压力就越大的这个道理。”
“而倭国漂洋过海的来与我们开战,所耗费之巨大,几乎难以想象。”
说话间,高至行亦是看向李承乾,道“而这应该就是你之前说的体量问题吧”
“没错。”
“正如三国时期,诸葛武侯北伐一样的道理。”
“武侯之所以无法从蜀地打出来,就是因为自身体量太小。”
“产粮量,人口数,以及各方各面,都无法长期支持一场战争。”
“在曹魏设下坚壁驻守的策略后,饶是武侯有通天的本领也没有丝毫办法。”
“曹魏只需坚守,在粮草耗尽后,武侯就得自己撤走。”
“可是”
说到这,李承乾也是忽而停住了话音。
“若是当时给武侯一个跳板。”
“一个可以让他站住脚并且能够直击魏国的跳板。”
他再度环视众人道“你们觉得事情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在场这些人,包括薛礼在内,那都是熟读历朝历代的战史的。
对于诸葛武侯北伐这段历史,他们也在清楚不过,更清楚武侯屡次失败的原因所在。
而薛礼也是第一时间的点头说道“若给武侯一块站得住脚的跳板,不说会成功,但却也足以改变历史。”
“没错。”
高至行也点了点头。
不过,他却有些不解的问道“可你为什么要说这个难道”
说到最后,他也意识到李承乾的意思了。
他直站起身走到了那张战略沙盘的近前,寻找了好一会,方才找到了倭国的一角。
高至行直指着倭国的领土,看向李崇义道“崇义,你可记得倭国距离新罗有多远”
“这个”
李崇义思索了片刻后,道“听我爹说,大概有四五百里的样子。”
说完话,他也不禁挑眉问道“你没事儿问这个干嘛”
“你先别管。”
高至行挥了挥手,继续问道“那若是让水师全速航行,要用几天”
“如果是我大唐水师的话。”
“五百里水路,最多两日路程而已。”
说这话的时候,李崇义还有些小骄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