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在漕运事业没有被李承乾推倒巅峰之时。
黄河的重要性就已经能够体现出来了。
更何况,现在在李承乾推动了漕运事业之后,大唐内部的水路堪称四通八达。
而齐州城正是立于黄河渡口不远处,堪称关键节点。
一旦此处失守,大唐就可以说是门户大开。
倭军便可以顺流而上直接威胁到大唐的京师长安。
李承乾当下也是一眼就看出了倭军的目的。
当下,他便开口道“薛礼”
听闻他呼唤自己,薛礼便知道,这是马上就要出征了。
当下,他便收拢起心情,面容严肃的拱手应道“末将在。”
“我命你率领五千轻骑,沿途袭扰倭军,拖延他们的速度。”
李承乾特意叮嘱道“切记,非到万不得已,切不可与敌正面对决,一切都以袭扰为主。”
“末将遵命。”
薛礼拱手领命,随后便迈步走出营帐。
而李承乾则继续道“高至行。”
高至行出列插手道“末将在”
“我命你,率领凉州军步卒一万,襄阳军步卒一万,携带贞观炮三百门出发。”
“两百里路,我给你三日的时间。”
“哪怕是不间断的跑,你也得给我把这两百里路跑完。”
李承乾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日后,你的人与你,务必出现在齐州城中。”
闻言,高至行当下也是没二话。
他直朝着李承乾拱手道“末将领命。”
随后,高至行也迈步走出营帐。
此刻,营帐之内能单独领军的将领也只剩下了李道宗一人。
而对李道宗,李承乾的态度显然要恭敬许多。
他直看向李道宗道“皇叔,接下来中军大营就交给你了。”
闻言,李道宗满脸差异。
把中军大营交给自己,这不就说明,这家伙也要自己领军出征吗
要知道,他可是当朝的太子。
而如今面对的这支倭军又是那般的危险,怎能让他去犯险
“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想到此处,李道宗也直开口道“若是您真有什么谋划需要有人来执行,就交给我,我去。”
“不成。”
“皇叔去绝对不成。”
李承乾摇头道“皇叔,您是我的皇叔,同样也是军中的老将。”
“大唐可以没我李承乾,我们的军兵也可以没有我李承乾,但却不能没有皇叔您”
“可是”
李道宗还想出言辩解。
可是不等他说完,李承乾便挥手打断道“李靖李将军已经走了,大唐不能再没有皇叔坐镇了。”
“而以当下的情况而言,我的威望是稳不住人心的。”
“唯有皇叔在,才能稳住局面,所以皇叔留下来方才最稳妥。”
说到这里,李承乾故作欢笑道“再者说,我曾经击败过倭军,我的名字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震慑力。”
“听闻我来了,他们必定会有所忌惮。”
“况且,皇叔您别忘了,在大唐所有将领之中,只有我是最熟悉火器的运用的。”
“所以前面的事儿,就交给我吧。”
“皇叔只需要帮我看好后面,让我好无后顾之忧,便好。”
李道宗也知道,李承乾领兵出征才是最佳方案。
可他着实是不敢冒这般风险。
毕竟,李承乾的身份就摆在这里呢,如果他死了。
那最后承担百姓怒火以及李世民怒火的,只有可能是他李道宗。
如果如此的话,那还不如死在战场上来的痛快。
但同时,他也明白。
自己死在战场上不要紧,可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身边还有无数的兄弟。
这些兄弟的背后还有无数的家庭,如若因他这个想法,就导致这些人殒命,显然是极其不道德,也不仗义的。
思来想去,最终李道宗只得无奈的叹息一声。
他直朝着李承乾道“既然殿下已经决定了,那就按照殿下的想法去做吧。”
“臣不敢保证能为殿下分忧。”
“但也请殿下放心,臣绝不会拖殿下的后腿。”
闻言,李承乾也是终于放下心来。
他是什么都不怕,唯独怕后边生变。
当下这场战争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显然是不能善了了。
很多人都会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甚至连李承乾自己都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牺牲的准备。
他也知道,只要他和对方开打,战争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以命换命。
甚至,有可能是以大伤亡才能换取己方的胜利。
毕竟他可是个后世人,清楚的知道火器与冷兵器的差距。
在火器面前,手持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