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屠杀(1 / 2)

乾字旗所在自处。

就代表着乾字营到了。

而乾字营是李承乾的近卫营。

只要乾字营到了,李承乾还会远吗

本来,这些百姓都已经绝望了,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惨死在叛军刀下了。

可是他们不论如何也是没想到,太子殿下竟会在这样一个时刻犹如神兵天降一般抵达自己近前。

而最先到百姓面前的是一个独臂的将军。

这家伙手提贞观刀,身穿精致将甲。

只见他立在原地,对百姓大声道“大家不必惊慌,接下来的战场就交给我们吧。”

说完,他猛地一挥刀“兄弟们,随我杀”

当下他一马当先,冲入了叛军的人群当中。

人的命树的影。

李承乾的名字,不论是在百姓心中还是在叛军心中,那都是有分量的。

作为近年来多次战争的发起者,李承乾虽然在民间饱受诟病,却也让他的名声大噪。

他来了,百姓的心中也是有底了。

躲在树林中的百姓们激动异常,

甚至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刚才的经历,对于这些躲过一劫的百姓们来说就如同经历了由死到生的过程。

不知是谁率先开口喊道“杀,杀光这些叛贼”

紧接着,许多百姓都跟着一起大声喊喝“杀光这些叛贼”

不说纵横古今,只说隋末时期。

对于隋朝朝廷而言,不论是李密,李渊,王世充也好,还是窦建德,宋金刚,薛举也罢,都是叛军无疑。

可是这些叛军在过境的时候,受到的却都是百姓的夹道欢迎。

更有甚者,百姓会当场加入到军队当中,跟着所谓的叛军一起跟朝廷对着干。

这就叫民心所向。

百姓们巴不得这些叛军,赶紧推翻了朝廷才好呢。

可现在不是隋末,是大唐。

百姓们不说衣食无忧,却也能够安居乐业。

可这些人却如此不开眼,在这样一个盛世跑出来造反,甚至缕缕做出屠杀百姓的事情来。

这还让百姓如何拥戴他们

以他们当下的所作所为而言,以后若是让他们得了天下,那还得了

不得把每家每户的百姓都给拉出来,当牲口奴隶使唤

所以当下,才会造就出这样一番场景来。

而百余乾字营士卒,在罗定安的带领之下,直朝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冲了上去。

如果说那些叛军的三四百人是人多势众。

那乾字营这一百余人就是气势如虹了。

乾字营从建立至今,经历过无数次重建。

第一次是在吐谷浑,第二次是在东北,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而每一次重建,都代表着他们刚刚经历一次近乎让他们全军覆没的战争。

可没办法。

谁叫他们是乾字营呢

谁叫他们的主子是李承乾呢

乾字营没有被困难击垮,并且一直在磨砺前行。

一群比李承乾大不了多少岁的年轻小伙子,愣是在血水中磨练出来了钢铁般的意志。

并且这种意志一直在这支军队传扬着。

老卒会将自己的经历讲述给新卒,而新卒在经历战争之后,就会变成老卒。

然后,他还会将自己的故事,讲述给接下来进入军营的新卒。

渐渐地,这好似成为了一个传统。

只要战争开始,只要李承乾一声令下。

不论敌人有多少人,他们只管冲杀就是了。

只要踏上战场,他们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信念。

要么,杀光敌人。

要么,被敌人杀光。

哪怕己方只有百余人,敌人有数百人,他们也无所畏惧。

而见到他们朝己方冲来,那些个叛军反应也是极快。

将领们连忙组织起士卒们列成军阵防御。

显然,他们是打算跟眼前的乾字营硬碰硬的干上一场了。

而他们的行为也是真的体现出了,七个字初生牛犊不怕虎。

要知道,乾字营不论是在意识、训练以及装备上,都是远远领先这个时代的。

不仅手中提着横刀与连弩这类武器,更有天火雷这种火器傍身。

正如之前说过的一句话。

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给敌人带来绝望的。

只见百余名乾字营在冲杀至敌人近前五十步后,便纷纷取下挂在腰间的弩机。

他们一边朝前行进,一边将弩箭卡在弩机的卡簧上。

“散”

罗定安单手提着横刀,指挥着在场众人。

而听闻他的号令后,周遭士卒齐齐四下散开,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混乱。

“放”

罗定安的命令再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