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府衙。
鼻青脸肿的长孙冲委屈巴巴的对李承乾道“殿下,咱们年岁都不小了,能不能别说动手就动手啊”
“怎么着”
“你还知道要面子了”
李承乾冷笑一声,道“你要面子,难道殿下我就不要了”
“你这三番五次的,在你家殿下面前卖关子,你这是装给谁看呢”
“你真觉得,你家殿下是好惹的是吗”
李承乾歪了歪脑袋,道“现在我给你个机会,把你知道的说清楚,要不然依旧没你好果子吃。”
“别别别,殿下,我真知道错了。”
长孙冲那也是被打怕了,当下也是赶紧和盘托出。
他道“其实也没别的事儿,就是最近有很多儒生来了京城。”
“哦”
“儒生”
李承乾有些疑惑的挑了挑眉,道“他们来干嘛”
“是”
“是要求陛下罢黜您的”
长孙冲看了眼李承乾的表情,随即道“他们说此次对龟兹出兵,殿下动则屠城拔寨,杀害平民百姓数十万,有违天理人伦,不配为我大唐皇子”
“哦”
“原来就是因为这事儿啊。”
听闻这话后,李承乾反而还笑了。
他道“若不是这些人突然跳出来,我还忘了,这天底下有个群体叫儒生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
得罪谁都行,就是不能得罪提着笔杆子的儒生。
因为这些个家伙是真的能用笔杆子将黑的写成白的,将白的写成黑的,让你遗臭万年的。
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为华夏大地,奠定基础的始皇帝。
始皇帝不就因为得罪了儒生,而被黑成了千古暴君么
且说那历史上,认为始皇帝是暴君的理由,分别是焚书坑儒滥用人力物力。
首先,始皇帝滥用人力物力。
在民间传说中,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传说中,始皇帝为了抵御北方有民族,决定在边界修建万里长城。
而修建长城的工人都是从各地抓来的劳工,劳工们被强迫日以继夜的工作,致死饿死累死的人不计其数。
可事实上呢
事实上,长城并非是始皇帝独创。
在秦代以前就开始了修建长城的工程,前后修了两千多年,由数个朝代共同完成。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若不修长城,边境人民定无法安稳度日。
因此为了国家安全,修建长城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而修长城累死民夫,那更是可笑。
据可靠记载,修长城的劳工不仅不是不停工作的免费劳力,还有工资可拿,农忙时还有务农假期。
还有传说称始皇帝,为了控制百姓思想焚书坑儒。
他不仅烧掉了除法家之外的学说书籍,还活埋了大批的儒生,此举可谓是坐实了暴君的罪名。
但事实上世人关于焚书坑儒却有着很多误解,这背后别有原因。
其中焚书是真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当时仆射周青臣对秦始皇一阵恭维。
称,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非常好的一个政策。
但是当场淳于越却站了出来。
他说“不推行分封制,江山不得长久,皇室也将没有王族的力量支持,国家权力早晚将落入权臣之手。”
同时这淳于越还在酒宴之上,数落着始皇帝的种种不是。
而始皇帝也不亏是千古一帝。
面对淳于越的指责,并没有驳斥他,反而让大臣们讨论这个问题。
丞相李斯当即说,分封制最大的弊端便是几代之后,血缘关系就会变得淡薄,好不容易得到的统一又将分崩离析。
至于淳于越所说的不遵从古制,以后将不能长久,无非是读书人对政局的妄议。
当下,李斯便建议秦始皇焚毁六国的书籍,统一全国思想。
正是在这场廷议之后,秦始皇才开始焚书。
纵观这场廷议,其核心的问题便是如何统治老百姓的思想。
对于刚刚完成统一的秦国,如何管理山东六国,成为了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本就不是以文化见长的秦国,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那便是通过焚毁六国藏书。
全国上下只保留一些秦国古籍以及一些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只能说初衷是利于秦国统治,但是方式却有失偏颇。
再加上李斯想要“罢黜百家,独尊法术”的私心,使得许多经典古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至于坑儒,这个真的就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了。
众所周知始皇帝迷恋长生,欲求长生不老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