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高士廉有点膨胀(1 / 2)

作为李承乾的舅公兼老师,高士廉表示亚历山大。

在他即将去中山王府为李承乾授课的前一天,李世民将他叫到御书房。

着重交代了四书五经这些,李承乾早就已经会背了的事情。

并且,李世民特意交代,让高士廉教导李承乾政务方面的知识。

这就让高士廉很为难了。

让自己教一个八岁的孩子政务

这不跟开玩笑一样呢么。

而最主要的是这家伙还是个皇子。

搞不好是未来要成为帝王的人。

如若自己教的他学得会还好。

如若学不会,那岂不是要砸自己招牌了

站在中山王府外,高士廉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从王府内蹦跶出来。

“舅公”

“您怎么在这站着呢”

李承乾跑到高士廉身边。

高士廉尴尬的清了清喉咙“那个,我也是刚到。”

“来来来,舅公快快请进。”

李承乾非常热情的拉着高士廉走进王府,端茶递水恭敬非常。

这着实让高士廉有些哑然。

李承乾端着茶盏脸上挂满讨好笑容“舅公,这是我前些时日闲来无事弄出来的花茶,您尝尝。”

高士廉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确实非常不错。

只是心里面泛起嘀咕。

不是说大皇子顽劣不堪吗

这哪里有一点顽劣的样子,分明就是个乖宝宝呀。

可他那里知道李承乾心里想的是什么。

他眼中的这位乖宝宝,此时正在心里盘算着呢。

反正高士廉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贬。

自己只需要表现的顺从些,就不会被打,更不会被罚。

等到高士廉走了,自己就又可以当条咸鱼了。

想到此处,李承乾的笑容更加恭敬“舅公,在吃块糕点,可好吃了。”

“好,好,好。”

高士廉接过糕点“咱们开始上课吧。”

“好,我都等不及了呢。”

高士廉谨遵李世民的叮嘱没有去教李承乾四书五经,而是和他探讨起一些朝堂上的政务案例。

这对于李承乾来说,倒也不算折磨。

毕竟面对面的听故事,总比后世看野史有意思多了。

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偶尔的偷懒之外,倒也没有捣乱。

这也让高士廉得意非常。

李纲不是说大皇子,顽劣不堪,不可教么

现如今在自己面前还不是乖宝宝一样

房玄龄不是说自己才疏学浅不配做大皇子老师

现如今自己不还是被大皇子钦点过来执教

说到底,并非路不平,而是人不行。

一天课程后,高士廉志得意满的离开。

送高士廉离开后,李承乾长舒一口气,嘴角挂笑。

距离自己获得自由,又近了一天。

李承乾眼见距离自己自由的日子越来越近,故而心情不错。

但他老子李世民最近可是烦心事儿不断。

州县过多的事情随着李承乾的十道论后才刚刚得到解决,朝堂上就又吵翻天了。

当初,突厥不设各种制度,每家每户自由自在,倒也安稳。

可在赵德言投奔颉利可汗得到重用后,便开始对突厥旧俗大加变更。

自古以来,汉人与游牧民族的处事风格就不一样。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赵德言颁布的政令苛刻繁琐,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强人所难。

故而突厥百姓开始有怨言。

而去年冬季天降大雪,草原上牲畜死亡极多,突厥百姓也遭受冻饿之苦。

可颉利仿佛没看见民间景象一样,依旧年年发动战争,并且变本加厉的盘剥百姓。

因此突厥国内怨声载道,各部纷纷叛离突厥,颉利兵势渐渐削弱。

正因为看见了这一点,朝堂内便有人请求趁势出击突厥。

其中宰相萧瑀便是呼吁北击突厥叫的最欢的那个。

当然了,有主战派,就有主和派。

长孙无忌便是主和派的首脑。

他很清楚,现今大唐正是多事之秋,国内刚刚经过十道变革,不宜开战。

主战派主和派在朝堂上吵得激烈,把李世民吵得头大,只得找借口散朝。

若问李世民想不想开战。

他肯定是想得。

毕竟渭水之盟可是被李世民当做终身耻辱的事情。

他自己便说过,要把颉利抓过来在国宴上跳舞给自己看。

同样吗,他心里也知道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

所以他才会惆怅。

散朝之后,心烦意乱的李世民走出皇宫,在长孙无忌的陪伴下,来到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