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章(视频)(2 / 4)

天幕提到的时候,他迅疾做出了反应,积极应对,及时堵住天幕的嘴。

以后他也要做到如此迅速

针对整顿朝堂之上的乱象,以及激发吏治活力,姚崇分别做了两项举措。

在整顿朝堂乱象之上,姚崇坚定自己的政治纲领,禁止斜封官。什么是斜封官呢正常来说,一个人想步入仕途,是要走科举的道路的,朝廷官员一般由吏部任命,斜封官则是皇帝越过了吏部,直接批准任命的官员。斜封官这一称呼,是对这种非正常程序任命官员的一种蔑视性称呼,他们不走科举正途,也没参与什么政治活动,没有功绩。

我们既然说到姚崇坚定要求禁止斜封官,那就是说明,李隆基是想搞搞斜封官的。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把斜封官放在现代,那就是你在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准备高考的时候,旁边有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出现,你问他你为什么不学习呀

他淡淡看了你一眼,轻飘飘道“我保送。”你敬仰的目光看向他,认为他一定学习很好吧或者是参加什么国家级世界性的比赛获得了荣誉结果发现他的成绩还没有你的一半。

所以当时官员对于斜封官,还是不那么愿意接受的。但是无奈,那是皇帝亲自任命啊,有意见,憋着。

李隆基气还没喘匀,就又吊上来了。

他就知道,又扯上他了

文武百官齐齐看向李隆基。

怎么这事儿他们不知道

他们之间,难不成还有斜封官出现

大家不都是一同走的科举之路吗谁弯道超车谁少走了好几年的路

究竟是谁

怀疑的气氛于宣政殿门前滋生,百官不敢说话,但是不满的气息似乎能凝成实体,直接就要冲破天际了。

李隆基心里苦。

他此前是有这个想法不错,但是被他的好宰相姚崇悬崖勒马,给制止了呀

玉帝菩萨,天可怜见,他冤枉啊,他只是想想,他没有真的去做这件事。

已经两年多,朝堂之上再也没有斜封官出现了。

李隆基本能往身后看向他的好宰相姚崇。

朕的姚爱卿,快来帮朕说句话呀

朕的姚爱卿,朕现在十分需要你

朕的姚爱卿

嗯姚爱卿呢

李隆基转头没有看到他的好爱卿。

人呢去哪里了

姚崇与张说站在一排,两个人比着速度奋笔疾书。

他们前头的官员看到了李隆基如实体一般的目光,自发地往两边散去,给李隆基留出了一个两人行的过道。

姚崇和张说就这么暴露出来了。

李隆基放轻脚步走过去,好奇歪头看他们写些什么。

他半眯着眼睛小声读了出来“当时官员对于斜封官还是不那么愿意接受的。但是无奈那是”

“那是皇帝亲自任命啊,有意见憋着”

两个人奋笔疾书的宰相百忙之中抽空抬头看了一眼。

哦,是陛下

二人仓皇失措,齐齐跪下。

快瞧瞧陛下都念了什么

皇帝亲自任命,有意见憋着。

两个人一同悔恨只顾着笔端上的攀比,忘记注意身边的人了。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李隆基看着他们写的内容,不大高兴。

写天幕先前之语便罢了,这一句为何写进去。

他努努嘴道“你们将天幕之言记录下来是为何意”

张说这回聪明“学习,向姚大人学习。臣愚钝,以笔记录姚大人功绩,日日看,时时学。”

李隆基看向姚崇“那你呢”

姚崇回答“天幕所言的功绩,臣将其发扬光大。若是指出臣的不足,臣更要记下来,以用来时时警醒自己”

姚崇被张说带着顺口说出了这些话。

说完后,脑子反应过来,只觉得不好。

刚刚天幕说的可不是他的坏话,是陛下的呀

姚崇低头,额角冒出冷汗。

李隆基理所当然不高兴了

要说这天幕说的谁的坏话最多,那必然是他李隆基的。

他的臣子尚且知道要把自己的错处记下来,他李隆基居然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众目睽睽,又是在天幕之下,李隆基忍住自己的脾气。

他虽生气,但是他也从中得到了启发。

减少天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件事情,不能等到天幕结束再开始,而是在天幕开始的那一瞬间,就有所准备行动了。

比如这个谦虚好学的自省行为记笔记。

哈,不就是写字吗,他也会

于是李隆基招来高力士“给朕的纸笔也拿过来。”

“朕更应从后人之言中学习,更应自省。朕将神音的每一个字都记录下来,贴在书房,日日看,日日学,日日省。”

此言一出,果然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