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所有出现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诅咒、吃小孩、悲剧,一切还在延续。有种无能的丧气”
“大家看了答卷后面的自我解析吗”
“看了原来这种文学与当时社会的经济萧条、战争、宗教息息相关。社会过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连文学也走向另一个趋向,以描写人性僵硬之恶来抒发压力,以颓废来抗争自由,以消极谋求解放。在走入死胡同且确认无路可逃后,肉体留在小路尽头,灵魂终于升上天堂。”
“这什么玩意啊”
这份来自明幸的答卷同样呈上各个种族的桌面。众多生物分析来分析去,终于无可奈何地承认,这,也是一种不同的文学流派
“哥特文学,日式文学”
“已经出现两种蓝星过去的文学了,再加上我们搜集到的蓝星现代网文资料,同样多姿多彩。还有流出来的其他答卷吗”
众生物紧盯着临时聊天室,说不清自己是想看到新的文化还是不想看到。
结果作者本人直接出来发话了。
明幸翻来覆去地解读人家的入职答卷就像在门前剧透侦探真凶一样没礼貌
真的是明幸居然用本名聊天
前排合影
我觉得我和您研究的流派非常合拍,能不能给个私聊方式
明幸在公共场合当众处刑还不够,就连私人空间也不放过吗
荣格明幸,注意身份
明幸好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每天交流额度是有限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少,而我聊了这么久,已经需要一间空房子充电了
荣格明幸只是不喜欢和外人聊天而已,如果想探讨我们的研究成果,请走官方渠道
真的很需要官方渠道,我好像突然明白自己喜欢的文学是哪一类了,迫切地想要交流
荣格女士我真的好喜欢你的作品,读了白色蜡烛更加喜欢,我也想成为哥特爱好者
荣格女士,您和明幸的答卷都有提到一个名词,二战,这是什么呢
荣格如您所见,指代人类世界第二次大战
原来是战争所以是物种灭绝之战吗
荣格那倒没有,仅是人类迫害人类而已,而且战争只发生在一个行星上,有大量的视距内战争
那种规格就被称为大战了吗
孤立行星时期,真是有太多想不到的事。也许因为战争,那个时期的文学都围绕着恐惧吧
荣格也有温暖如烛火的恐惧文学
围观的宇宙生物们都惊呆了,恐惧这个名词解释还能翻出新花样它们这回真是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深深感受到个人思想宽度与一个文明结晶的差异。
荣格拿出来的是浮灵的答卷。她的答卷和前两者有些不同,一眼看上去比较稀疏,正文只有寥寥几行。
“为了不使人害怕自己的庞大
宇宙表达爱意的方式
是在爱人面前憋出一朵小花”
有点可爱
这就写完了吗这个浮灵是不是走后门入职的。
答卷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理解题,比其他人的答卷都要挤,估计是从这里补回来了。
先不论浮灵本人答得怎么样,生物们先被上面的题目吸引住。都是由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的小诗,像跳跃的阶梯。短短几句,明明看不出最基本的情节要素,却觉得如清风迎面。
“没看懂”
“这些故事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角吗”
“只看懂了浮灵的诗,宇宙拟人和人类的爱情故事太夸张了”
大部分宇宙生物们第一时间表示不解。就算有翻译,它们也很难和这些短句共鸣,根本看不出这些句子有什么内涵。为什么蓝星从前会追捧这种名为“诗歌”的文学体裁呢
宇宙网文盛行,大部分生物的理解等级只有2,即看懂最基础的故事情节水平。再高深的东西脑子就不够用了。
它们只能面面相觑,等待那些总是自诩为高级文明的生物发话。它们的历史更为悠久、底蕴更加丰富,应该能看懂吧。
少部分文学素养好的生物确实看懂了,也感受到更多震撼“这不是流派。那个时候的蓝星已经衍生出新的文学体裁正是这个诗歌”
“用衍生来形容,不对。”外星人凝重道,“你们看这位浮灵的答案,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人类描述这个世界的身外之眼”
浮灵回答,在她的研究方向里,诗歌没有拘泥于某个具体的剧情,而是超脱于故事,立足于自然、情感,将作者观察到的世界本质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是这对精神力没什么用啊,我读那么多遍都不觉得有变化”一位年轻的外星人小声说道。
“你真应该回去重修”为首的生物气得人仰马翻,“这已经不是精神力的问题了,诗歌的出现,代表蓝星人的文学审美已经超出了一个境界你觉得里面没有故事读不懂,可它正是需要丰富的联想能力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它是高度凝练的,也是幻想的。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