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虽散了,但朝臣们也不能各自回家,都得继续回到各个署衙当值,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午后,王神玉正在主持中书省的例行议事。
然而还没说了两句,就停下了“李侍郎,你这脸色跟浆糊似的,还来参加议事这寒冬腊月的,若是将同僚都传病了怎么好”
听王神玉这样说,李义琰萎靡不振,半点没有之前常朝上,敢点名顶头上司的样子,反而连忙拱手认错。
中书省其余人都眼观鼻鼻观心。他们知道为何李义琰怕成这样,脸色白的跟浆糊似的,而且精神恍惚
皇城中消息传的最快,不过一个中午,各署衙都知道了两件事
今日方摄政的天后,才离了大朝会就摆驾出宫了,到的正是姜府。
不但如此,听闻太子还奉命闭门读书,不再接对群臣了。
此两事相加,有些东宫属臣怎么能不怕
而王神玉本来就因为不得不挑重担而心情郁郁,更不愿再见让他心烦的下属,直接下逐客令道“这些日子不必来署衙了,病好了再说。”
等李义琰走后,王神玉心情总算好了一点,叩了叩桌子,闷声道“闲杂人等走了,继续议事吧。”
感受了下文书令人绝望的厚度,王神玉觉得,这人生真是太难了。
因而这一日议事后,王神玉便请见天后。
且开门见山“天后今日出宫探望姜相,不知她病情如何”顿一顿又道“如今天后已摄政,姜相”
却见天后缓缓摇头,神色罕见略有黯然“多年心血煎熬,岂是数日间能好她已定下要离开长安修养些时日,且出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寻孙神医。”
王神玉亦随之黯然无言。
尤其是天后又拿出一物给他“对了,姜侯有一物赠王相。”
王神玉双手接过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几瓶保心丹成药,下面还带着药方。
姜相于病中,尚赠药与他。
他握此匣道“此次备旱事,臣虽不才,亦当尽力而为。”
媚娘好哩,等的就是这句话。
虽说王神玉丧丧的时候,也能将诸事做到及格线,但还是调动下主观能动性,让他做到优秀更佳。
且媚娘也没准备摁着一个羊往死里薅,很大方道“就让狄仁杰、韦思谦等人,与王中书令打个下手吧。再有,各署衙中若有王中书令看中的人,都可选用。”
王神玉谢恩,之后作为宰相不得不提起一件事“天后,如今尚书省两位宰辅空缺。”
尚书省要紧,不可久空。
“我心中已有人选。”
咸亨二月正月二十。
天后连下两道调令原熊津都督刘仁轨调任回京,任尚书左仆射;肃州刺史王方翼,升为熊津都督,坐守辽东。
这两道诏令一下,朝中颇多讶然。
他们原以为,天后摄政后,会先提拔她从前最亲信的北门学士们呢,不料却见这两道任命。
自然,熊津都督刘仁轨担得起宰相位,但他多年驻守海外,从前并非天后一脉。而王方翼更不用说了,在许多朝臣眼里,他身上的标签就是废后堂兄,原以为他这辈子都要在偏远之地蹲着呢,尤其是皇后掌权后,谁能想到如今却做了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说来,媚娘自然是要提拔自己心腹固权的。但摄政后最初的任命,她却选择了这两位朝臣。
再加上她正重用的世家出身的王神玉与裴行俭
这些人出身和履历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真本事
明示朝臣无论哪一脉系,凡有能为可做事,她便会用。
比起以上两道诏令,天后的下一道诏令,其实在京中引起的震动更大。
天后新设官职巡按使,掌巡天下风俗并黜陟升降官吏。3
此乃代天巡视之要任
而大唐第一位巡按使,也很快昭于朝野天后赐尚方剑,令姜侯为巡按使,任巡天下十道三百六十州三百六十州乃太宗年间划定,至今已有新增四夷之州,只是朝中依旧习惯以三百六十州虚称。
何为尚方剑
自汉起,御用之剑为尚方剑,臣与庶,除御赐外,皆不可用。
汉书中有记,臣子向帝王请尚方剑后,便可自行诛杀罪臣
朝野震惊。
尤其是世家,何止是震惊,简直是如丧考妣原本姜相也就在京城内行走,如今竟然要天下行走,四处祸害去
他们这些人的家族,在京城中尚且高人一等,何况在祖籍自然有些山高皇帝远,我就是皇帝的横行霸道事,这万一撞上尚方剑
听闻姜侯不是吐血了吗
怎么不好好养着啊
“天后,不如让她好好养病吧。”
这句话王神玉说出来,自然与许多世家的心思不同,他倒是真为姜沃考虑的,才特意来劝天后
“姜侯的性情。”他原来一直不肯改口,这次都特意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