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春再舒舒服服地走吗
有太尉发话,年前,该走的人就都走完了。
长孙太尉正好意气风发过年。
且说江夏王此番启程往西州都督府去,却不是去做都督,而是做果毅都尉。
大唐是府兵制,军府又称折冲府。果毅都尉正是折冲府的官员还是副职,位列六品。
从位高权重江夏王,一下子变成六品果毅都尉,直接给李道宗气病了。故而媚娘见了文成公主才有此一问。
“我去送的父亲。”文成公主当年和亲前,曾被记作李道宗之女,从此也称一声父亲。
“已然将陛下回护之心都与父亲言明,亦请他老人家好生保重自身。瞧着父亲精神倒是不错还道必要撑住,等将来回京与太尉重逢之时。”
文成公主说的很委婉,其实李道宗的原话是气是难免的,但想想也不能气死自己,我还得等着回来看看长孙无忌什么下场如今他在朝上窃弄威权,构陷株连,来日他待如何,我必要亲见之
姜沃听出了文成公主委婉话语后的原意,心道俗话说得好,恨比爱更加长久,江夏王怀着这样的执念也好。
说过江夏王事,又关怀了媚娘两句,文成也很快起身告辞,只让媚娘多歇歇。
姜沃与文成一起从立政殿后门出去。
姜沃总觉得文成似乎还有话要说,于是邀请道“不如去太史局坐坐吧,正好你上次要的几本书,我给你找到了。”
这一年多来,文成正忙于一事将她在吐蕃所见过的地势、山川、气候、风物、人口等写下来,准备编成一本吐蕃地志。
不过文成虽在吐蕃待了九年,其实基本只在吐蕃都城里呆着。
因而她这本书,与其余地志不同,山川河流等地理记载不多,主要所载的是吐蕃风俗、人物。
这都是她九年来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比从前鸿胪寺靠着与吐蕃往来使臣整理出来的吐蕃风物详实许多。
文成是个认真的性子,欲成此书,便字句斟酌。
也常寻姜沃借一些有关地势气候风云等书籍。
两人依旧来到太史局袁天罡之室。
姜沃将准备好的书递给文成。
果然文成道“我过来,也不单是为了取书。”
“我今日在紫薇宫,见到了皇后娘娘生母魏国夫人。”
姜沃等着文成的下文柳氏进宫太寻常了,何况此时正是年节下。紫薇殿今日应该公主命妇云集。
若只如此,文成不至于单独提起。
果然,文成继续道“今日淑妃也在紫薇殿。魏国夫人一改往日对淑妃的不理不睬,反而相谈甚欢。”
“再有。”方才在立政殿文成就想提醒媚娘,但又恐她才有身孕,若是忧思多了伤身伤神,于是此刻才说“你瞧着若是适当的时机,再与媚娘提一提魏国夫人说到武昭仪再次有孕事,语气颇冷。”
“还与皇后道了一句得势便骄狂的嫔妃多有,皇后应多加管束教导。”
这话冲着谁去,不言而喻。
姜沃点头“文成,多谢。”
“朕若是此时下了这几道诏书,只怕媚娘在后宫中,便无立锥之地。”
这便是势。
“先生。”姜沃一礼到底“扰了先生云游,实在不安。”
永徽四年初,灞桥风雪景。
这便是神医特有的安慰剂效应了。
可现在,完全是砧板上的肉,只能战战兢兢等着太尉发落。
“只瞧在当年你给老夫的那些医书份上,莫说是近在梁州,便是再远些,我也会应这一趟回来的。”
孙思邈诊过脉,细端量过媚娘神色,又问了许多话后,才直白道“昭仪两次有孕,是有些近了。女子产育是极伤元气的事。”
“此次有孕后,还是缓一缓好生调养两三年。”
“且昭仪素日多用心神,虽说原是康健之人底子厚,但终究要善加珍养才是。”
皇帝就是那条生路。
比如刘宝林。
谁知道每个人背后牵着多少人,心里又藏着多少心思呢。
孙思邈摇头“我知你的脾气,若非实在有事,不会向我开这个口。”
作为一个皇帝,想拿回自己能够定储的权力,难道不对吗
姜沃早候灞桥旁的亭中,见熟悉的马车自长安城外而来,便顺着石子路来到路边。
会有人依附上来,更会有人展露出敌意
文成摇头“我以后进宫必然也要少了。”江夏王出事后,她也当跟着沉寂一段时间。
而从前宫中,跟媚娘没有冲突,觉得她如沐春风,能与她和睦相处的人,也变了。
姜沃转头嘱咐两个女卫自行回去,她则上了孙思邈的马车。
比如今日,除了公主们,其实没有什么命妇敢来与她搭话问好,大约是怕跟前江夏王有关联,就触了太尉霉头。
这种让妃嫔缓要子女的话,也只有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