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了。
甚至对许多远离中枢的朝臣来说,武昭仪这三个字都挺陌生的。
只知道似乎是皇三子的生母。
那原本已是二品昭仪,如今皇三子封代王,昭仪再升正一品妃位似乎也正常,何须皇帝单独再拿到朝廷上来说
然听在有心人耳朵里,此事就完全不对味了。
站在前列的礼部尚书许敬宗,只觉心口一跳,连忙竖起了耳朵,然后立刻拿眼去看最前头坐着的长孙太尉。
果然,见长孙太尉起身,似是有话要说。
然而从坐着到起身,到底有个时间差。
就在这时间差里,皇帝又道“武昭仪德行兼备,又为朕诞下麟儿。代王聪颖殊异,朕甚钟爱。今日欲于四妃之上,再置一宸妃。”
宸妃
只见朝臣们彼此行注目礼,满脸茫然,又胆大的甚至开始咬耳朵“宸妃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是宸妃哪个字”
姜沃手持笏板,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人,正站在一群茫然不知瓜的猹之间。
甚至连长孙太尉也是如此。
姜沃就见他已经起身,但一时竟没说话。
显然是被皇帝突如其来的打算,给整的不会了。
还是旁边褚遂良反应快些“臣敢问既然能至于四妃之上,这宸妃,莫不是北宸星之宸”
皇帝颔首“褚相所言极是,正是此宸。”
褚遂良等等,我不是赞同的意思啊
他生怕皇帝顺手就把这顶定宸妃事的帽子扣给他,连忙道“陛下此事不妥啊莫说四妃已有定数,怎可再置一妃,只说武昭仪,并非出自令族名门。哪怕以子嗣论,膝下也只有代王,如何堪配宸妃。”
旁边长孙无忌看了褚遂良一眼,有点恼火。
褚遂良这是被皇帝惊的慌了神,起初还明白些,结果越说越跑偏了你这时候扯什么武昭仪不配做宸妃,而是根本就不该设宸妃
长孙无忌的目光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自江夏王举荐的宰辅宇文节,也因去岁谋反事被革职后,长孙无忌新提拔了一人为同书中门下三品。
一语惊人,褚遂良等人都不由先看她再看长孙无忌等等,太尉,太史令不是您安排好的人那您问她干嘛呀
“太史令熟知星象,如今陛下欲将宸字赐予一妃,可合宜”
因非皇帝点名,姜沃并没有站出来,只是应声而已。
姜沃在朝上听到这个解决法子时,不由笑了。
来济之言说完,姜沃忍不住垂眸,遮去眼底笑意。
不过,皇帝提起命格事来,倒让长孙无忌想起一人。
这大概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赋吧
随后又冷然哼了一声“你不过托赖师门,以谶纬之术巧技入朝。既得此官职,便该安分守己呆在太史局此后,你好自为之”
只见皇帝起身,眉目间罕见带了厉色。
于是姜沃安静站在自己原本的位置,等着前头宰辅尚书们走完。
正沉浸式想象预言家来济将来见到自己一语成真,会是什么样子的姜沃,忽然再次被当众点名。
只是刚给过皇帝台阶,就见长孙太尉再次注目于他。
才四十出头的年纪,就能被长孙太尉看重,直入宰辅之列,来济自有过人之处。
昭容啊。
见长孙无忌目光后,来济便站出来道“北宸星,乃帝王之星。且帝居高广,又称宸居。”
“彼时太尉便坚持要朕立长子,以正国本。太尉所言老成持国,朕准了”
“礼部议此事,将册宸妃之礼奏与朕。”
皇帝则已经顺着此言道“既如此,礼部尚书何在”
褚遂良甚至还提出过另外的解决方法若陛下觉得掖庭女官官位过低,可赐以昭容或其余二品妃嫔位,足矣。
这一回,皇帝会以帝王之名,替她巩固这个女子也可入朝为官的特例。
其在武皇一朝,便参决政务,可览阅百司奏表。后来于中宗朝依旧可起草诏令做的是中书省的公务,封的却只能是后宫昭容。
起码比褚遂良清醒,也更看得懂症结在哪儿。
褚遂良等人吃惊,也不会比长孙无忌更惊讶。
姜沃见此,还有心情对比一下怪道是舅甥呢,长孙太尉和皇帝拂袖离去的姿势好像啊。
历史上最出名的昭容,便是上官婉儿了吧。1
若是连刚支持了他封宸妃的太史令都保不住,朝上还有谁再敢帮皇帝应对长孙太尉。
许敬宗立刻站出来“臣在。”
来相,要不在太史局给你留个位置吧我看你这卜算水准,比太史局绝大部分的生员强啊。
此时,上官婉儿还没有出世。
他本来确实是要提先帝的。
“可今日,朕只是要立一后妃,太尉又有何高论坚持不许难道又要说先帝以社稷托付,令你辅佐于朕”
出乎长孙无忌意料,他眼中这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