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专业对口从贞观初年起,长孙无忌就负责总结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律法,去芜存菁,耗时十年拟成一本贞观律,朝廷颁行于天下。
如今他虽不管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但朝中若有惊动圣人的大案,三司会审必得请他,毕竟这位是律法的草拟与定稿人之一。
此乃长孙无忌最傲然的功绩之一。别说他有旁的从龙之功,便是没有,只此一本律法也足以传世,足以挺直腰板位列宰相,不会被人说这官位只因妹妹是皇后的缘故。
因此长孙无忌见小外甥来问他最拿手的律法条文,自然是欣然讲解。
李治也乖巧笑道“我知舅舅公务繁忙,从前都是不敢打扰的。只是这回我拿着律法去问父皇,父皇说舅舅才是真正的律法大家,让我来问,我才敢来。”他的眼睛清亮温润,带着满满的濡慕和一点点羞涩“从前只见舅舅在朝上的样子不知舅舅私下这样和气。”
娘舅亲,娘舅亲,舅舅的地位从来不一般,是极有威信的。
只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都是皇子,搞得他这个舅舅发言机会不多,甚至跟外甥们都没有很熟也不好走的太近太熟。
也就李治是皇帝登基后才出生的皇子,彼时大事皆定,长孙无忌出入宫中再不似当年出入秦王府那般扎眼,这个小外甥才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而李治又是天然最讨长辈喜欢的斯文乖巧型,讨教了几回问题后,本来因皇子与臣子间隔略有些生疏拘束的两人,渐渐就随意起来,倒像是寻常人家的舅甥相处了。
李治双向刷分,不但去找长孙无忌讨教律法,还跟几个表哥玩的特别好。尤其是大表哥长孙冲,这位除了是表哥还是亲姐夫皇帝看重长孙家,把嫡女长乐公主直接许配回了长孙家,增耀门楣。
而有长孙皇后这样的姑姑,长孙无忌这样的父亲,长孙家其余的儿子们混的自然也不差,有两个就常在宫里行走,做禁卫长史,都比李治大不了几岁。李治就常去找表哥们玩。
他虽生的清秀,但到底是天可汗的儿子,二凤皇帝之子,骑射称不上绝佳也绝对称得上娴熟,从个人素质上也很能跟禁卫们玩到一起去。且晋王的好脾气人尽皆知,长孙家的几个表兄弟对他畏惧也少,玩多了以后更觉亲密,回家不免说起,皇子里晋王最和气。
相较而言,那忙着办文学馆的魏王李泰,当然不会跟禁卫表兄弟们一起玩,也当然不显得和气了。
这还不算,最让长孙无忌动容的,是有一回变天,他在朝堂上嗓子有些痒,就努力压着低低咳嗽了几声。
他是大司徒,位列前排,跟皇子们极近。
虽说周围人都听见他咳嗽了,但只有他的好外甥雉奴,第二日给他送了一盒香药腌制的枇杷和梨肉,眉眼间还都是担忧道“舅舅,这是生津止咳润肺的药果,你吃一些嗓子就好了。”
宫里皇子公主贵人多,许多吃不下苦药汤,尚药局就弄了些药果子,甜甜蜜蜜哄贵人们吃,有没有药效不说,但确实好吃且润肺,总之吃不坏。
虽然不知道药效如何,但就这份心,长孙无忌就很感动。
他这个舅舅居然吃上外甥的体贴孝敬啦
然而长孙无忌接过来,李治却又不放心,竟然还叮嘱道“舅舅,虽说这香药梨肉好吃,不过也不要吃太多,到底是药腌的果子呢。”
把长孙无忌弄得哭笑不得难道他还是贪嘴的孩子不成会因为甜蜜蜜的,就一口气吃掉一盒子香药果子
虽说啼笑皆非,但心里是很熨帖的。
一个夏日过去后,晋王虽不是长孙家族最看重的皇子此时长孙家的宗旨依旧是跟着皇帝保太子,但在长孙无忌私人心里,雉奴就是最乖,最贴心的外甥
就在长孙无忌于一声声舅舅里迷失自我的时候,忽然发现,晋王好几日没有讨教他了。
他不由担心起来要知道晋王近来学律法正在兴头上,连皇帝都特意叮嘱长孙无忌道“律法乃宇内清明之本,原先雉奴不甚爱学,朕也不愿迫他。想着将来到了封地,朕自然会给他配好的属官,原不用他苦学。”
“但如今他既然对律法有向学之心,那最好不过,你就好好与他分讲就是。”
治国不能只靠儒术,甭管历代皇帝多么推崇儒家,但要人人遵纪守法,不能只靠道德自我约束,得有详尽律法加以规范,外儒内法方是长久。
于是长孙无忌近来总与晋王相处,忽的几日不见,索性直接去晋王宫里寻。
一见晋王,长孙无忌就一怔。
虽然还是礼数周全,但雉奴明显情绪低落,像是一只蔫巴巴的小猫。
长孙无忌这些年也焦头烂额于两个外甥斗法,今日见李治居然也怏怏愁闷,生怕他也受了委屈或是不舒服,心道三个外甥里两个让人头疼的要命,这唯一一个不争不抢的宝贝疙瘩别出事啊
再想到皇帝妹夫日理万机,只怕没法每日都关注到孩子,长孙无忌就让宫人都出去,然后单独问“雉奴,是宫里有人怠慢欺负你了”
李治摇头,他面前还摆着一